老人健康

老人急躁易失聰 聽力恢復較差

一周前, 老張因突然耳聾住進醫院, 眼看著與他一起進來的患者相繼出院, 本來就性格急躁的他因為一件小事又與老伴嚷嚷了起來。 專家說, 臨床上發現, 性情急躁的人不僅容易失聰, 而且聽力恢復也較差。

據一項最新調查顯示, 在60歲以上的老人中, 失聰者約占15%, 聽力明顯減弱者更是高達50%左右。 梅淩雲博士指出, 健康飲食、科學鍛煉、心平氣和以及避免強噪音, 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失聰。

首先, 老年人在飲食健康方面應多加注意。 老人體內脂肪過多, 很容易阻塞包括耳部微細血管在內的血管, 從而使耳部血液供應不足,

形成失聰。 梅博士建議, 50歲後的老年人最好能多攝入維生素、高纖維素和植物蛋白食物, 其中含鐵、鋅和維生素D較多的食品, 有擴張耳部微細血管、促進耳蝸功能、保證耳部營養供應等功效。

含鐵豐富的食品有黑木耳、菠菜、瘦肉、豬肝等, 含鋅豐富的有海產品、蘿蔔、大豆和魚類等, 而含維生素D豐富的有蘑菇、銀耳、乳類等。 其次, 應加強鍛煉。 經常適度鍛煉, 能有效預防微循環障礙。

梅博士說, 老人大多有骨質增生, 增生的頸部骨質常常壓迫椎基底動脈, 造成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內耳血管是椎基底動脈的分支, 一旦供血不足, 很可能誘發失聰。 其三, 避免強噪音干擾。 強噪音一般在50—60分貝, 老人不要長時間呆在超過這個標準的環境中。

噪音過強會損傷內耳毛細胞, 造成聽力下降。

最後, 梅博士強調, 老人發生失聰後, 應首先排除器質性疾病。 在此基礎上, 老人應該心平氣和地治療, 以緩解失聰症狀。 家人也應多關心老人, 急躁和孤僻都不利於疾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