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腸道病毒感染

腸道病毒感染的症狀和表現是十分複雜的, 而且包括了多種類型的腸道病毒, 不僅傳染性是非常高的, 分佈也是非常廣的。 而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狀表現為, 容易疲倦, 容易乏力, 嚴重的還會全身的器官都會受到感染, 然後損害我們的心, 肝, 腦等器官, 甚至導致死亡。 因此及時發現這種病毒, 及時治療是很重要的。

腸道病毒感染的危害性是很大的, 容易引起很多大大小小的併發症, 例如:肺炎, 腦膜炎, 出疹, 手足口病等等。 而腸道病毒的感染性是多變的, 病情有輕有重, 但是及時治療是可以痊癒的, 因此大家不需要過分擔心。

腸道病毒感染

腸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致腸細胞病變人孤兒病毒及新型腸道病毒共71個血清型, 本屬病毒感染分佈廣泛, 臨床表現複雜多樣。

簡介

腸道病毒屬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臨床表現輕者只有倦怠、乏力、低熱等﹐重者可全身感染﹐腦、脊髓、心、肝等重要器官受損,

預後較差, 並可遺留後遺症或造成死亡。 本類疾病分佈於世界各地﹐在熱帶和亞熱帶全年都有﹐在溫帶夏季多見﹐在溫暖﹑潮濕﹑衛生條件差﹑人群擁擠的地區發病率高。 成人和兒童均可發病﹐兒童較多見。 有些病毒的感染常發生流行, 不同年份的流行可由不同種﹑型的病毒引起﹐有些病毒感染的流行有週期性。

傳播途徑

人是人腸道病毒的唯一自然寄主﹐病毒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密切接觸(通過手指﹑餐具和食物)傳播擴散。 感染者的咽部和腸中有病毒存在﹐從糞中排病毒的時間較長﹐可持續幾周。 糞-口是主要的傳播途徑。 偶然也可以通過飛沫傳播。 病毒在污水中存活的時間甚長。

發病及臨床表現:人食入病毒後﹐經過7~14日﹐存在於咽部和腸道淋巴樣組織的病毒﹐經血流進入單核吞噬細胞中增殖﹐最後達到靶器官(如脊髓﹑腦﹑腦膜﹑心﹑肝﹑皮膚等)﹐在不同的器官中引起相應的臨床症狀。

70型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多突然發病﹐有嚴重的眼痛﹑畏光﹑視力模糊﹑結膜下出血﹐出血程度從小的出血點到大塊出血。 10日內完全恢復。 可以伴發一種少見的神經系統併發症──急性腰脊髓脊神經根病﹐該病多見於成年男性﹐在眼病幾周後發生。 主要症狀類似脊髓灰質炎﹐可導致癱瘓和肌萎縮等後遺症。 另外一種併發症是面神經癱瘓。 71型腸道病毒主要引起手-足-口病及無菌性腦膜炎﹐72型腸道病毒可引起甲型肝炎。

診斷

依賴於檢測病原和抗體。 這些病毒可以存在於糞﹑血液﹑腦脊液﹑脊髓﹑眼結膜分泌物以及咽部﹑腦﹑心﹑肝和皮膚或黏膜的病變部位。 可用組織培養法或動物接種法分離病毒﹐然後用相應的抗血清鑒定。 檢測抗原的快速和靈敏的方法有免疫螢光法﹑酶聯免疫吸附檢測法和核酸雜交法等。 檢測急性期和恢復期血清的抗體滴度﹐若有4倍以上升高﹐即可以確診﹔方法有中和試驗﹑補體結合試驗和血凝抑制試驗等。

治療

尚無特效的治療藥物﹐採用對症治療﹐大部分病人可以恢復。

預防

脊髓灰質炎疫苗預防效果甚佳。 但是對其他腸道病毒感染尚缺少特異的控制方法。 嬰幼兒應避免與急性發熱的病人密切接觸﹐注射γ-球蛋白或胎盤球蛋白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相信大家對於腸道病毒感染這種疾病已經大致有瞭解了, 腸道病毒感染率是比較高的, 尤其是嬰幼兒由於自身免疫力比較差, 容易受到唾液, 餐具, 食物等感染。 因此想要預防這種疾病,就要避免嬰幼兒與病人接觸,並且注射相應的疫苗,這樣對於疾病的預防是比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