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封閉針的副作用

醫生經常提到的封閉療法其實就是打封閉針, 很多患者聽到封閉針就十分害怕, 主要是因為大部分病人都認為封閉針只能將病情暫時緩解, 並不能使疾病治癒, 再加上他們害怕封閉針的副作用太嚴重, 因此提到封閉針, 很多病人都有較為嚴重的抵抗心理。 那麼這些病人的擔心對嗎, 封閉針的副作用到底嚴不嚴重呢?

一、封閉針

封閉針即封閉療法。 封閉療法是用不同劑量不同濃度的局部麻醉藥物注射在局部組織內, 以治療一些疼痛的方法。 當人體某部組織或器官發生炎症, 損傷或疼痛時, 會激起局部的神經衝動, 並向人體的中樞神經傳導, 影響中樞神經的機能活動。 為了阻斷神經衝動的傳入通路, 維護中樞神經的正常功能, 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 利於局部炎症的消退, 損傷的修復及疼痛的緩解, 可施行封閉療法。

二、封閉針的副作用

打"封閉針"時疼痛明顯, 這是患者不願意接受的主要原因;以及以後的1~2天, 局部疼痛可能略有加重, 這些與藥品刺激、局部壓力增高有關, 很快就會消失。 皮質激素與其它所有藥物一樣, 存在副作用。 如向心性肥胖, 體形改變, 皮膚多毛, 甚至使女性患者長出鬍鬚;並可導致人體抗感染能力下降,

傷口愈合速度減慢;還可加重胃腸潰瘍, 誘發高血壓、精神病、骨質疏鬆、股骨頭無菌性壞死等。 但這也是長期、大劑量反復應用後才出現的現象, 一般短期的局部封閉治療, 不會引起這些反應。 為了安全起見, 醫生對於患有較重的高血壓、胃腸潰瘍、糖尿病、精神病等病人, 總是慎重使用。 為了防止感染, 封閉注射應在醫療單位進行。 封閉前用肥皂和清水洗淨皮膚, 嚴格消毒。 注射後觀察15分鐘, 防止過敏反應和其它反應。 封閉後3天內注意保持皮膚清潔, 防止污染。

三、注意事項

1、術前應熟悉注射部位的局部解剖, 注射時回抽有無血液, 避免傷及神經及注入血管內。

2、明確注射部位, 筋膜炎只封閉有壓痛的筋膜;腱鞘炎封閉時, 應將藥物注入鞘管內;肌腱炎時封閉壓痛區的肌腱及其附著的骨骼處;滑囊炎應將藥物注入病變滑囊內。

3、注意嚴格無菌操作, 防止腱鞘內感染或封閉部位內感染。

4、合理用藥。 按規定劑量及方法封閉的注射部位準確,

少量藥物即可起效。 如需再行封閉治療, 應間隔1~2周時間。 反復多次使用糖皮質激素會加重肌腱韌帶的退變。

5、一般如果封閉的部位準確, 壓痛及疼痛立刻消失。 若封閉在張力大的區域, 或封閉區域出血, 疼痛會加重, 特別是進行封閉的當天晚上;待消腫以後, 疼痛才逐漸消失。

6、注射後短期內出現腫脹、紅熱, 應警惕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