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刀魚和帶魚的區別

波瀾壯闊的大海之下, 海底生物在這片水域中棲息生活, 與陸地截然不同的生活, 在水的世界中自由遨游, 生物總與水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人類也是如此, 打娘胎里就是生活在水的世界里, 來到世界上后也終究離不開水, 而海生物就是與水最為密切的生物, 一脫離水, 恐怕就會有生命危險。

帶魚的區別" alt="刀魚和帶魚的區別" />

這些海底生物中與我們最熟悉的那就要屬魚兒了, 魚的種類有千千萬萬, 多得你數不過來, 也不認得那么多的魚。 由于魚種類的繁多, 有時也難以區分, 下面就來看看刀魚與帶魚的區別。

帶魚屬于脊索動物門下脊椎動物亞門中的硬骨魚綱鱸形目帶魚科。 又叫刀魚、裙帶、肥帶、油帶、牙帶魚等, 性兇猛。 帶魚的體型側扁如帶, 呈銀灰色, 背鰭及胸鰭淺灰色, 帶有很細小的斑點, 尾巴呈黑色, 帶魚頭尖口大, 至尾部逐 漸變細, 身高為頭長的2倍,

全長1米左右。 性兇猛, 主要以毛蝦、烏賊為食。 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 在中國的黃海、東海、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布, 和大黃魚、小黃魚及烏賊并稱為中國的四大海產。

刀魚, 學名長頜鱭, 又稱刀鱭, 毛鱭, 是一種洄游魚類, 與河鲀、鰣魚并稱為中國長江三鮮之一。 每當春季, 刀魚成群溯江而上, 形成魚汛。 農諺有“春潮迷霧出刀魚”, 是春季最早的時鮮魚。 刀魚體形狹長側薄, 頗似尖刀, 銀白色, 肉質細嫩, 但多細毛狀骨刺。 肉味鮮美, 肥而不膩, 兼有微香。 宋代名士劉宰曾有詩稱贊:“肩聳乍驚雷, 腮紅新出水, 以姜桂椒, 末熟香浮鼻。 ”刀魚是鎮江、靖江、江陰、張家港主要水產品之一, 境內長江水域均可捕獲。 前期刀魚雄性多, 體大,

脂肪多;后期雌性居多, 體小, 脂肪少。 “清明”后, 刀魚肉質變老, 俗稱“老刀” 。

所以說帶魚和刀魚其實是同一種魚類, 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對于這種魚有一個尤為明顯的特征, 帶魚的魚身很是細長, 所以說烹飪這種魚是也多采用切塊烹飪, 鮮少整條下鍋的。 帶魚和刀魚本就是一家, 所以說叫法不同不一定就不是同一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