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暮春養生要注意什麼呢?

現在已經是四月下旬了, 天氣日漸炎熱, 養生中講究順應季節變化, 生活有度、適當保養, 這樣才能保持身體的的健康。 暮春也就是晚春養生, 我們要注意什麼呢­我們來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吧。

養“人”從春天開始

俗話說, “一年之計在於春”, 養生也是一樣。

“不過, 雖然都是春天, 可是真要養好‘人’, 早春、仲春、晚春也是各有區別的。 ”專家稱, 早春陰寒漸退, 乍暖還寒, 更需注意祛散陰寒、讓身體逐步從冬季的將息狀態活躍起來;仲春時節, 肝氣隨萬物升發, 而偏于亢盛, 中醫認為, 肝旺可傷脾, 因此應適當滋補脾胃;晚春氣溫逐漸升高,

則要以防體內積熱為主。

“雖然眼下已到晚春, 準備進入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 但如果從此時開始注重保養, 也完全來得及。 ”專家說。 俗話說, “雨水生百穀”, “清明斷雪, 穀雨斷霜”, 此時節, 全國各地平均氣溫都達到12攝氏度以上, 雨量開始增多, 應該算得上是一年中大自然最為美好的時候。 大地鬱鬱蔥蔥, 百花競豔, 一片生機盎然。 心隨自然, 人的心情和精神狀態也達到一年中最佳狀態, 更要趁此時機保健養生。

“格外值得提醒的是, 所謂‘百草回芽、舊病萌發’, 每到春夏之交, 也是各種疾病容易作亂的時機, 因此更要注意防病。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過敏和呼吸道疾病是此時最困擾他們的兩大難題。 同時, 由於現階段是冷鋒、低壓活動的頻繁時期,

此類天氣常有大風, 會影響人體的神經系統, 使人感到緊張、煩躁、導致神經痛高發, 如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等。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 出現此類神經痛的病因主要就是“肝氣鬱結, 鬱而化火”以及感受風寒邪濕, 故需要養肝、理氣、通絡、活血。

此外, 由於此階段氣溫時高時低、陰晴風雨無常、潮濕悶熱、回暖氣壓偏低, 很容易誘發冠心病、關節炎、胃腸炎、手足口病等。 專家認為, 順應季節, 各有側重地養生是老祖宗傳給我們的“瑰寶”, 千萬不可廢棄。 在適當的時機正確地進行對身體的養護, 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養生別忘“藥食同源”

“春季養生,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非常重要。 ”一方面, 要注意氣候的變化。

穀雨時節氣溫雖以晴暖為主, 但早晚仍會時冷時熱, 早出晚歸的人和老年人更應照顧好自己, 對嬰幼兒要小心呵護。 另一方面, 氣溫升高、濕度增大為病毒、細菌、黴菌的衍生和繁殖提供了條件。

因此, 及時清理垃圾, 保持家庭環境衛生, 室內經常通風, 勤曬衣被,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至關重要。

“此外, 飲食應以清澹為主, 除適當進食優質蛋白質類食物外, 可飲用綠豆湯、酸梅湯和綠茶等, 以清除體內過大的火氣。 同時, 不宜吃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的食品。 多動也很重要, 無論是外出踏青、郊遊, 還是堅持一種最適合自己的運動, 都有很多好處。 比如年輕人可選擇搏擊、打球;老年人則適宜散步、打太極。

不過, 專家也認為, 通過飲食、起居、鍛煉雖然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 但如果想要事半功倍, 不妨再選用一些“藥食同源”的產品, 比如蜂蜜、蜂膠、花粉等, 它們都是此階段人們養生的“好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