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端午節吃粽子的禁忌有哪些

 

端午節臨近, 香噴噴的粽子上市。 不過健康專家提醒, 粽子好吃但不要貪嘴, 往年因多吃粽子而鬧出毛病的人不在少數。 下面,

看看吃粽子有哪些禁忌:

一、粽子在未熟時不能吃

看著可口的粽子就在眼皮底下, 嫋嫋青煙, 粽葉飄香, 讓人忍不住想“趁熱吃”一把, 殊不知, 粽子是要在小火慢慢熬了之後才能真正的熟, 而不熟的粽子不僅味道不佳, 且極難消化, 對人的胃產生極大的負荷作用。

二、吃粽子時不能太快或太多

每年都有一些因為吃粽子太快或太多而發生消化不良甚至有類似窒息事件, 尤其是老人和小孩, 由於消化能力較差的原因, 極其容易因為吃得快或者多而使身心受到極大的傷害, 家佳福食品公司提醒您, 在吃粽子時, 最好是一旁佐以茶, 一邊細嚼慢嚥的品嘗粽子, 一邊喝茶, 這樣有助於吞咽和消化, 而且, 每次少吃一點, 由於粽子時的主要原材料是糯米,

其極不易消化, 建議可以吃迷你粽子。

三、不能吃儲存已久的粽子

自製的粽子未經過真空處理, 保質期是極其短暫的, 如是天氣炎熱, 最好及時吃掉, 萬一不行才存儲在冰箱中, 但最好在4天內吃完, 且再次吃時一定要再次煮熟, 要不會硬邦邦的, 一點粽子的味道也沒有了。 當然, 若是準備多存儲些時日, 可以選擇真空包裝的粽子, 其的保值期一般是180天。

四、以下3種人切忌吃粽子

1、心血管病患者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 可增加血液黏稠度, 影響血液迴圈, 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 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

2、胃腸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後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 吃後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 粽子中的糯米性溫滯氣,

含植物纖維既多又長, 吃多了會加重胃腸負擔。 患胃病及十二指腸潰瘍病人若貪吃粽子, 很有可能造成潰瘍穿孔、出血, 使病情加重。

3、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 吃時通常還要加糖拌和, 如果不加節制, 就會損害胰島功能,

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 加重病情, 甚至出現昏迷、中毒, 搶救不及時會有生命危險。 所以, 明祖食品提醒您以上人千萬不可隨性而吃, 實在想吃了, 儘量少吃。

五、在端午佳節前夕, 提醒大家幾點吃粽子注意事項, 讓大家過佳節無健康負擔:

1、傳統粽子大致分為南部粽或北部粽, 兩者差別在於, 南部粽是將未經油炒的糯米直接與餡料包入粽葉, 以蒸籠蒸熟;而北部粽則是糯米先經油炒, 再與餡料包入粽葉後, 直接水煮。 兩者比較之下, 是以南部粽為較健康的選擇。

2、糯米為含醣的五穀根莖類, 若食用過量, 血糖同樣跟著上升, 皆需多加留意。 且糯米為支鏈澱粉不易消化, 以一般女生拳頭大的粽子而言, 建議每日攝取量勿超過兩顆,

避免腸胃功能不適, 如:腹脹、便秘、消化不良、甚至是急性腸胃炎等問題症狀出現。

3、食材的選擇:儘量以瘦肉或豆乾來替代高脂的五花肉或肥絞肉, 蛋白質價值相同, 卻可避免不必要的油脂攝取。 鹹蛋黃的膽固醇與鈉含量皆高, 建議儘量不選用, 以乾香菰、菜脯、竹筍或蒟蒻丁為主, 纖維量的增加可延緩血糖上升速度。 堅果類的栗子或花生含有維生素E, 但因油脂與熱量偏高, 建議酌量使用以搭配口感為主。 豬油飽和脂肪酸含量高, 易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險性, 建議減少餡料的高油爆炒, 可嘗試以香椿提味。 市售粽子許多都嘗試以五穀米為主, 五穀米的纖維量約為一般糯米的四倍, 五穀粽的選擇可為健康與血糖穩定加分。

4、一般粽子大小約3-5份主食, 可替代一餐的主食份量, 建議再搭配1-2碗的小魚乾苦瓜湯或海帶豆腐湯, 補充適量蛋豆魚肉類與與充足的青菜量, 即可達到營養均衡的目的。

5、調味品的選擇, 如:醬油膏、辣椒醬或甜辣醬等含鈉量高, 對於高血壓、心臟病或腎臟病人而言, 容易引起血壓上升, 且增加腎臟的負擔, 建議少量食用或加水稀釋後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