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怎樣觀察小孩的大便

顧名思義, 簡單的說小孩的大便也叫胎便, 通常小兒出生後十小時內, 開始排胎便, 呈黑綠色或深綠色, 粘稠, 無臭味, 這是正常現象。 兩三天后就逐漸變成普通嬰兒糞便。 人乳餵養的嬰兒大便, 是黃色或金黃色, 稠度均勻, 糊狀或含有顆粒狀物, 有時稀便微帶綠色, 有酸味, 無臭味, 一天大便兩三次。

當寶寶正常飲食之後, 排便的次數與顏色會有所改變。 通常情況下2個月大的嬰兒每天會有3~4次大便, 甚至更多, 但2周後, 他的次數會一下減少到1天1次或2天1次, 這種改變是正常現象。

寶寶的大便可能會出現:鬆散不成形;夾有綠色;每次喂哺後馬上就拉;頭幾天裡數多達6次。 這些也都屬正常現象, 你不必過於擔憂。

母乳餵養兒的大便色淺量少。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 會排出淺黃色大便, 一般為糊狀或是比霜淇淋黏稠一些, 沒有硬度, 沒有氣味。 吃母乳的寶寶很少便秘,

寶寶幾乎能吸收母乳中的所有東西, 遺棄的廢物很少。 從這方面也解釋了為什麼有時你的寶寶會3天才有1次大便。

特別提醒: 母親的食物結構會影響寶寶的大便, 因此, 要避免刺激性的食物, 十分辛辣的食品可能會擾亂他的消化。

奶粉餵養兒的大便量多色深。 奶粉餵養的寶寶, 在他的消化功能穩定後排便次數會比較多, 排出的量也偏多, 大便的質地也比母乳餵養的寶寶硬, 顏色呈棕黃色且有異味。 當然, 你寶寶的糞便有時會變得柔軟, 像炒蛋一樣, 但最常見的還是質地比較幹硬的大便, 有時甚至夾有灰白色的奶斑。

如果小孩出現不正常大便, 如大便有濃, 有血, 可能是菌痢。 大便帶血, 或全是血, 如果色暗紅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

色鮮紅可能是下消化道出血。 水樣便和大便於結, 都是病態, 需到醫院治療。 用牛奶、羊奶餵養的嬰兒, 大便呈淡黃色或土灰色, 有臭味, 含比較多的肥皂塊樣幹便, 每天大便一兩次。 人乳不足加喂牛奶或羊奶的嬰兒, 大便基本上和人工餵養的大便相同, 便色較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