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從尿液看腎臟健康 泡沫尿或是腎虛

尿液是人體正常的生理代謝產物, 尿液同時也是健康狀況的晴雨錶。 尿的生成和排泄離不開腎的作用, 腎主持著水的代謝, 水轉化為尿液的過程, 依賴於腎的氣化作用, 只要細心觀察一下自己的小便, 便可以判斷自己的腎是否健康。 那麼, 該從哪幾方面看腎健不健康呢?

1、小便過頻。

健康的小便標準是一天8次, 如果不是飲水原因造成的超過8次, 就叫做尿頻。 小便次數多, 但尿量少, 有可能是膀胱和尿道的問題;不僅次數多, 而且尿量也不少, 則有可能是內科代謝性疾病, 比如糖尿病或多尿症。 只有尿頻而且尿常規檢查發現尿蛋白也高的, 才有可能是腎有問題。

2、尿量過多或過少

腎臟是製造和排泄尿液的器官, 每時每刻都在產生和外排尿液。 健康的腎臟, 會維持好尿液生產與排出的平衡, 一個成人一天的正常尿量是1000~2000毫升, 過多或過少都說明了腎臟已出問題。

3、小便不利

小便不利就是自己感覺小便不暢通、不利索、尿不盡, 伴有小腹不適, 有憋尿經歷的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 腎虛是小便不利的主要原因, 如果再兼有疲乏無力、四肢冰涼、怕冷畏寒、腰膝酸軟等症狀, 則是腎陽虧虛氣化不利的表現。

4、小便泡沫多

如果你發現尿液表面漂浮著一層細小的泡沫, 且久久不散, 這可能是腎炎的早期症狀或提示男士患有前列腺炎。 小便的泡沫是蛋白尿的表現, 如果小便泡沫多, 且伴有腰酸疲乏等明顯症狀的, 就要考慮腎虛問題了。

5、小便後腰酸

這是腎虛的表現。 中醫認為, 腎藏於兩腰, 腰為腎之府, 腎虛的人就會腰酸, 小便由腎氣主持需腎氣推動, 因而小便之後腎氣更虛, 腰酸更甚。


↑點擊去參與測試 拜拜粗腰肥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