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辦公室瞎忙族當心心理疾病(1)

半年沒見父母卻不知在忙啥

在某廣告公司上班的小麗告訴記者, 她到單位半年多了, 每天早上8點就到辦公室, 一坐到電腦前, 先是MSN、QQ、飛信、旺旺登錄, 隨後幾個新聞首頁彈出來, 挨個看完, 再刷微博、查郵件、看網購資訊……忙活一天, 幾乎沒幹啥實事, 老闆指派的活兒都是“抽空”幹的。 一天下來, 蘇麗說自己根本沒做什麼事。

在一項網路調查中, 52.2%的人表示“太忙了, 幾乎沒時間休息”, 56.6%的人會習慣性地問朋友“最近你在忙什麼”, 38.4%的人表示每天幾乎沒休閒時間, 32.1%的人自認“瞎忙”, 一天不知道忙什麼, 就是覺得沒時間。

“瞎忙族”分真忙和假忙

專家指出, 職場中“瞎忙族”分為兩種:一種是職場壓力太大, 閑下來就焦慮, 不怕忙, 就怕無事可做, 認為忙著才能得到上級的賞識, 所以沒事找事的忙以此尋求心理安慰, 是假忙。 另一種是真忙, 但是“忙”的效率不高, 沒明確的時間規劃, 身兼數職, 被各種事務纏身, 每天忙得暈頭轉向, 但最終對工作的實際意義不大。

不少人“裝忙”“找忙”, 當一陣“忙碌”後並沒有達到理想的結果, 反而挫敗感倍增, 心理壓力更大。 如果長期陷入這種“瞎忙”的狀態, 容易造成心理上的疾病, 不僅容易導致職業倦怠, 還會造成身心疲憊, 產生疲倦、易怒、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

活用“死時間”從忙碌中解脫

1、活用“死時間”

以半小時為單位列一個詳細的時間表,

瞭解自己一天的時間是如何花掉的, 並分析總結哪些時間段被白白浪費, 成了莫名溜走的“死時間”。 將這些時間用來做一些瑣碎的小事, 比如打電話、填單據、回復郵件等。

2、不要到處“救火”

以要事為先, 將一天的事務清單, 然後用80%的時間先做既緊急又重要的事, 其次做重要的事。

3、學會說“不”

明確自己的職業規劃和核心價值觀;尊重內心的感受, 不攀比, 不被別人的評判標準“綁架”;對別人提出的要求懂得適當拒絕, 學會放棄。

4、一次只專心做一件事

最快的速度完成, 之後立刻進入下一項工作, 不要許多事情同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