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

冬季易缺鈣 三招讓您補足

冬季, 人體很容易缺鈣。 原因在於, 相比其他季節而言, 冬季飲食結構單調, 吸收的鈣比較少;同時, 很多人在冬季運動量急劇減少, 加之冬季日照時間短, 人體內的維生素D不易合成, 從而導致了自身鈣合成和吸收的不足。 那麼, 如何才能練就“鈣”世英雄, 保持身體健康呢?趕快來看看專家提供的三個保健高招吧!

膳食補鈣經濟實惠效果好

牛奶 半斤牛奶含鈣300毫克, 還含有多種氨基酸、乳酸、礦物質及維生素, 促進鈣的消化吸收, 因此, 牛奶應作為補鈣的主要來源。

大豆 大豆是高蛋白食物, 含鈣量也很高。 500克豆漿含鈣120毫克,

150克豆腐含鈣就高達500毫克, 其他豆製品也是補鈣良品。

海帶和蝦皮 海帶和蝦皮是高鈣海產品。 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補鈣300毫克, 海帶還能降低血脂, 預防動脈硬化。 蝦皮含鈣量更高, 25克就有500毫克。

動物骨頭 動物骨頭80%以上都是鈣, 但是不溶于水, 難以吸收。 可以榨碎, 加醋文火慢煮, 還可加黃豆、薑鹽等。

蔬菜 蔬菜中也有許多高鈣品種, 雪裡蕻100克含鈣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芹菜等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

芝麻 芝麻是老年人的保健良品, 也是補鈣的來源, 可適量服用。 芝麻醬含鈣量也很高, 稀飯、麵湯及涼拌菜都可加點芝麻醬, 進行補鈣。

需要提醒的是, 我們現行的膳食結構, 含鈣量都很低, 必須注意加一些補鈣食品。 由於鈣吸收困難,

補鈣效果較慢, 要改善症狀需要幾個月甚至一兩年的時間, 應當貫徹“多品種、常變換、多攝入、經常化”的思想, 堅持不懈, 才能獲得補鈣保健的理想效果。

每天曬太陽增加維生素D攝入量

鈣的吸收跟維生素D是密切相關的, 維生素D可以促進腸細胞對鈣的轉運, 並能改變腸道細胞黏膜的通透性, 使鈣質更容易、更快速地被吸收進入血液, 此外在腎臟中, 維生素D可以促進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 從而減少尿液中鈣的流失。 平常可以多吃些海魚、動物肝臟、蛋黃和瘦肉來補充身體所需維生素D。

同時, 保證每天曬20分太陽, 維生素D90%是靠照太陽, 通過皮膚自己合成的, 真正食品裡面得到的維生素D占10%左右, 所以充足的光照是很重要的。

平均每天要有20分鐘光照。 如果你很忙, 早上出去太陽還沒升起來, 晚上回家太陽已經沒了, 怎麼辦?不要緊, 可以用週末的時間補充, 補充到平均每天20分鐘, 皮膚合成的維生素D可以在脂肪、肝臟儲存, 儲存之後按照每天的需要慢慢往血裡面釋放, 老年人光照的時間應該更長。

補充鈣劑吃鈣片可以“花心點”

碳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 片劑、膠囊、溶液、沖劑, 面對琳琅滿目的鈣補充劑, 究竟哪個適合你?

首先, 不同種類鈣劑吸收率相差不大。 研究顯示, 碳酸鈣吸收率約為35%, 每吃下去1.5克碳酸鈣人體可吸收600毫克元素鈣, 而乳酸鈣約32%, 葡萄糖酸鈣在27%左右。

其次, 補鈣最好選複合製劑。 單純鈣劑副作用較大, 可能導致異位鈣化、結石等, 且吸收不好。

因此, 補鈣最好選用碳酸鈣與活性維生素D3混合的複方製劑, 而且最好是片劑, 其吸收率高於液體、沖劑。

另外, 鈣劑最好換著吃。 某種成分的鈣劑常有一定缺陷, 因此可以選擇兩三種鈣片交替吃, 每吃完一瓶換另一種。 一天吃一次的鈣片單次攝入劑量較大, 吸收未必好, 不妨選擇單次劑量小一些, 每天吃兩次的鈣劑。

相關連結:

何時補鈣效果最佳

鈣易與蔬菜中的草酸、磷酸和穀類中的植酸等結合, 生成一種難溶的化合物, 不易吸收;鈣也易與脂肪分解的脂肪酸結合生成難溶物, 影響鈣的吸收。 因此, 補鈣的最佳時間是晚上睡覺前或兩餐之間, 因為血鈣濃度在後半夜和早晨最低, 故為補鈣的最佳時間。 專家指出, 為了提高食物補鈣的效果,

最好同時吃些柑橘類水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