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脆柿子怎麼吃

脆柿子是一種捏起來很硬吃起來很脆的柿子, 跟我們以往吃的軟柿子不一樣, 這種脆柿子吃起來就跟蘋果一樣爽口。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脆柿子怎麼吃, 接下來小編為您介紹脆柿子的吃法。

脆柿子的吃法

吃法一:脫澀後直接生吃

脆柿子必須在採摘後先經人工脫澀後方可供食用, 引起澀柿澀味的物質基礎是鞣酸(又稱單寧酸)。 脫澀方法很多, 如長期放置, 就如北方的凍柿子;與可以產生乙烯的成熟水果一同放置也可脫澀, 但此時的柿子都是軟柿子, 這也是軟柿子好吃的原因, 因為它不澀。 這種柿子要想吃脆的就要“醂”, 成品就是醂柿子。

方法一般是用40~50℃的溫水浸泡24小時, 時間可根據情況調整, 以口感甜脆為准。 醂柿子口感甜脆, 營養價值很高, 是北方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創造的, 這樣可以把澀口不能食用的青柿子變色香甜可口, 可以說是變廢為寶了。

吃法二:脆柿子沙拉

主料:脆柿子1個、軟柿子1個、紅綠椒各2g、檸檬汁2g

做法:1、將脆柿子挖球, 加入紅綠椒與檸檬汁調味, 裝盤;2、將用軟柿子用分子廚藝製成膠囊裝盤。

脆柿子的脫澀方法

1.溫水脫澀

將新鮮柿果裝入鋁鍋或潔淨的缸內(容器忌用鐵質, 以防鐵和單寧發生化學變化而影響品質), 倒入40℃左右的溫水, 淹沒柿果, 密封缸口, 隔絕空氣流通。 保持溫度的方法因具體條件下而不同, 有的在容器下邊生一個火爐, 有的在容器外面用谷糠, 麥草等包裹, 也有隔一定時間摻入熱水等等。 脫澀時間的長短與品種、成熟度高低有關, 一般經10~24小時便能脫澀。

溫水脫澀方法, 關鍵是控制水的溫度, 過高過低均不合適。 水溫過低, 脫澀很慢,

如南方用冷水浸泡要4~7天才能脫澀;水溫過高, 果皮易被燙裂, 果肉呈水漬狀, 果色變褐, 而且酶的活動受到抑制或遭到破壞, 雖經很長時間, 澀味仍然很濃, 群眾把這種現象稱為“煮死”了。 因此, 水溫保持在40℃最理想, 既不會損傷果實, 又使酶的活動能力處於最高狀態, 產生乙醛最多, 所以脫澀時間最短。

但是這種方法脫澀的柿子味稍淡, 不能久貯, 2~3天后顏色發褐變軟, 不能大規模進行。 但脫澀快, 小規模的、就地供應時, 採用此法較理想。

2.冷水脫澀

多在南方應用。 將柿果裝在籮筐內, 連筐浸在塘內, 經5~7天, 便可脫澀。 或將柿浸於缸內, 水要淹沒柿果, 水若變味則換清水。 也有50kg冷水中加入柿葉1~2kg, 倒入柿果, 以水淹沒, 上面覆蓋稻草, 經5~7天也能脫澀。

一般來說, 採收早, 脫澀時間長;採收遲, 脫澀時間短。 柿葉數量多, 脫澀時間短;柿葉放得少, 脫澀時間長。 當時的氣溫或水溫高, 脫澀時間短;氣溫或水溫低, 脫澀時間長。

冷水脫澀雖然時間較長, 但不用加溫, 無需特殊設備, 果實也較溫水脫澀的脆。

3.石灰水脫澀

每50kg柿果, 用生石灰1~2kg, 先用少量水把石灰溶化, 再加水稀釋, 水量要淹沒柿果。 3~4天后便可脫澀。 如能提高水溫, 能縮短時間, 用這種方法處理, 即使柿果處於缺氧環境中, 進行分子間內呼吸, 間接地使單寧沉澱;同時, 鈣離子滲入單寧細胞中, 也會直接引起單寧沉澱, 鈣離子又能阻礙原果膠的水解作用。 因此, 脫澀後的柿果肉質特別脆。 對於剛著色, 不太成熟的果實效果特別好。

但是, 脫澀後果實表面附有一層石灰, 不太美觀;處理不當, 也會引起裂果。

4.二氧化碳脫澀

將柿果裝在可以密閉的容器內, 容器上下方各設一個小孔。 二氧化碳由下方小孔漸漸注入, 待上方小孔排出的氣體能把點燃的火柴熄滅時, 表示容器已充滿了二氧化碳, 便將孔塞住。

脫澀快慢與品種及二氧化碳濃度有關。 溫度25~30℃, 在常壓下7~10天便可脫澀, 如果加壓至7~11kg, 溫度維持在20℃左右, 2~3天后便可食用。 若在容器中再加入少量酒精, 則能加速脫澀。 脫澀後, 取出放在通風處, 讓刺激性氣體揮發掉方可食用。

這種方法需要一定的設備, 規模較大。 少量的二氧化碳可用生石灰或大理石碎塊、蘇打等, 加入稀硫酸產生。 也可到氣體廠購買現成的二氧化碳。

5.鮮果脫澀

柿果裝入缸內, 每50kg放入2~3kg梨、蘋果、沙果、山楂等其他成熟的鮮果, 分層混放, 放滿後封蓋缸口, 在處於缺氧的情況下放出大量乙烯, 促進了柿果的後熟, 經3~5天后, 便可脫澀, 而且色澤豔麗, 風味更佳。

以上介紹的兩種脆柿子的吃法都是不錯的吃法哦, 其實很多人都會選擇直接吃, 直接吃的話就跟吃蘋果一樣, 很脆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