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你養什麼寵物,就會暴露你是什麼樣的人!?

從心理學上說, 養寵物有著諸多的積極意義。 不管出於什麼心理養的寵物, 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比如自戀、理想化照料者和表達壓抑的情感, 寵物是排解的一個管道。 養寵物, 分普遍心理和獨特心理, 絕大部分人都是普遍心理, 不過, 如果對寵物特別關注的話, 就折射出養寵物的人的心理狀況, 太過了, 就是心理健康的一種外在表現。

根據調查, 一般家庭飼養的動物, 以狗最多, 占全體家畜的百分之二十一, 其次分別是鳥類及貓, 各占全體家畜的百分之十四與百分之十三, 不論任何時代, 貓狗都是人們的寵物。

根據調查, 一般家庭飼養的動物, 以狗最多, 占全體家畜的百分之二十一, 其次分別是鳥類及貓, 各占全體家畜的百分之十四與百分之十三, 不論任何時代, 貓狗都是人們的寵物。

既然如此, 作為人類深層心理的研究物件, 不能放過一個人所飼養的寵物。

喜歡養狗的人, 隨和溫順, 顯得很親切, 性格外向, 不喜歡孤獨, 整天嘻嘻哈哈, 很容易與人打成一片, 從外表看, 交際能力出眾, 爽快開朗, 人情味兒濃, 坦誠, 真實想法會立即在臉上或言談舉止中表現出來, 另外, 通常喜歡養外形醜陋的狗的人, 大多缺乏信心;喜歡養獅子狗的人性格活潑好動, 像個大孩子, 喜歡養大型狗的人虛榮心強;喜歡貴族狗的人家境殷實, 且事業一帆風順;喜歡收養流浪狗的人, 有同情心。

喜歡養貓的人, 獨立性強, 不隨便委曲求全, 言不由衷, 假如不喜歡對方, 就會明確表示出來, 這種人崇尚自由主, 喜歡寧靜, 不善於向對他人輕易表露感情, 很少敞開心扉, 會嚴格要求自己, 不隨隨便便, 傳統冷靜,

熱情不夠。

心理諮詢師胡慎之提出了“物似主人形”的說法:原來養寵物都能體現一個人的性格。

心理學研究表明, 人們總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 選擇一種長得像自己或具有自身某些性格特質的寵物。 例如, 動作快、愛說話的人會養條活潑愛叫的狗, 慢吞吞的主人會養慢吞吞的金魚, 神經兮兮的人會養條蛇, 貪吃者會將寵物喂得肥肥胖胖, 喜歡大狗的人有優越感, 喜歡小狗的人希望得到寵愛……從養的寵物身上, 可以看出主人的性格, 外在的寵物是其主人內在的一種象徵。

而實際上, 養寵物有幾種心理:自戀型, 理想化照料者、壓抑的情感由寵物來達成。

自戀型, 就是養什麼像什麼, 或者是他部分人性的反映。 人通常都有自戀的心理,

也需要有自戀的心理, 養寵物, 是一種很好的又不自知的自戀行為。

很多理想化照料者, 是一種過渡課題, 比如, 很多小孩都有這樣的一個階段, 他把寵物看成自己了, 而他自己充當一個照料者, 其實, 他怎麼照料寵物的, 就是他內心渴望別人怎麼照顧他的。 有一些人, 則是童年時期的一個未了願望, 比如, 以前家庭子女比較多, 父母能夠給到每個孩子的關注並不多, 但孩子本身是有欲望與渴望的, 在她的心裡都有一個理想媽媽的原型, 當她有機會時, 她會充當這個理想媽媽, 去照料寵物, 這就是一種補償。

表達壓抑性的情感, 是養寵物的另一種心理。 人都有多面性, 她表現出來的不一定是她最真實的一面。 這個時候就產生一種壓抑。

壓抑需要排解, 養可以表達自己內心欲望的寵物, 也是一種排解。 所以會看到, 一個斯斯文文的女孩, 卻養一條兇猛的大狗這種現象。

所以, 觀察一下身邊養寵物的朋友, 他們是不是也暴露了自己的一些心理表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