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神經衰弱輕鬆調理 10款家常粥足以

神經衰弱有很多症狀表現, 例如頭昏、頭痛、失眠、健忘、注意力不易集中、焦慮、緊張、煩躁、疲乏等等, 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生活與工作。 大家可以通過食療方法來改善神經衰弱的問題, 小編這就告訴大家神經衰弱吃什麼好。

粥足以" alt="神經衰弱輕鬆調理 10款家常粥足以(1)" />

很多人或多或少的都有些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指的是大腦由於長期的情緒緊張和精神壓力, 從而產生精神活動能力的減弱。

神經衰弱的主要症狀是記憶力減退、頭痛以及睡眠障礙等。 神經衰弱需要及時進行調理, 否則情況會加重。 中醫藥膳調理神經衰弱是個不錯的方法, 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下:

(1)桂圓紅棗粥:

桂圓15克、紅棗5-10枚和粳米100克煮粥。 有養心、安神、健脾、補血之功效。 適用於心血不足, 有心悸失眠、健忘乏力和自汗盜汗的患者。

(2)枸杞粥:

枸杞60克、大米120克。 將枸杞洗淨, 擇去雜質備用。 將大米淘洗乾淨, 下鍋煮至半熟, 倒人枸杞一同煮熟即可。 其特點是紅白相映, 稠糯微甜。 有補腎明目聰耳之功, 對頭昏眼花耳鳴有效。

(3)柏子仁粥:

柏子仁10-15克、蜂蜜適量和粳米50-100克煮成稀粥。 有潤腸通便、養心安神之功。 適用於心悸失眠、健忘和慢性便秘的人。 此外, 單味棗仁(搗碎先煮)、蓮子等均可與粳米同煮成粥,

有同樣療效。

(4)海參粥:

海參適量、粳米或糯米100克。 先將海參浸透, 洗乾淨, 切片煮爛後, 同米煮成稀粥。 有補腎益精養血之功。 適用於精血虧損、體質虛弱、腎虛尿頻的患者。

(5)小麥粥:

由小麥、大棗、粳米組成, 是一劑治療心氣不足所致失眠、心悸、精神恍餾的良方,

具有安心神、補脾胃之功。 小麥粥的煮制方法是:取小麥100克, 洗淨, 放人適量水中, 煮沸20-30分鐘後將小麥撈出, 加人淘淨粳米100克、去核大棗6枚, 煮熟後食用。 每日1-2次。 連服5-6天。 若於本粥中加入炒棗仁10克, 則安神效果更佳。

(6)百合粥:

老年人體弱多病, 心血不足, 往往導致心腎不交, 失眠, 多夢, 健忘, 心煩意亂, 多愁善感, 甚至整夜不能人睡。

[做法]用百合30克, 先用清水浸泡半日, 去其苦味, 再加大米50克, 共煮至米熟有清香氣味, 加冰糖適量, 早晚各服1次。 失眠嚴重者, 可沖服朱砂1克, 每日2次。 百合內含有少量澱粉、脂肪、蛋白質、微量生物鹼(秋水仙堿)。

[功效]具有清熱養陰、潤肺安神的功能, 是治療神經衰弱的強壯滋補有效藥物。

(7)糯米山藥蓮子粥:

[做法]鮮淮山藥90克(切片)、蓮子30克、粳米250克, 共煮粥, 加少許糖漬桂花, 即可服食。

[功效]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寧心安神之效。

(8)仙人粥:

[做法]制何首烏30-60克、紅棗5-10枚、紅糖適量和粳米100克共煮稀粥。

[功效]有補氣血、益肝腎之功效。 適用于肝腎陰虛、鬚髮早白、頭昏耳鳴、腰膝酸軟、大便幹結的神經衰弱患者。

(9)地黃棗仁粥:

[做法]地黃棗仁粥的煮制方法是:取酸棗仁30克搗碎、地黃30克, 以適量水煎煮30分鐘, 去渣取汁, 以藥液煮粳米, 粥熟即成。 每日l-2次, 連服5-7天。 脾虛大便稀薄者慎用。

[功效]由生地黃、酸棗仁、粳米組成, 是一劑治療心腎不交所致失眠心煩的良方,具有滋腎水、清心火、安心神之功效。

(10)歸參燉母雞:

[做法]母雞1只去毛及內臟,洗淨,腹腔內裝當歸、黨參各15克,加蔥、薑、黃酒和少量食鹽,把雞放在砂鍋或鋁鍋內,加水以文火煨煉,熟爛即可。

[功效]有補氣養血、健脾益胃之功。對神經衰弱患者的頭痛、頭昏、健忘失眠、膠麻腿軟和精力不足有效。

是一劑治療心腎不交所致失眠心煩的良方,具有滋腎水、清心火、安心神之功效。

(10)歸參燉母雞:

[做法]母雞1只去毛及內臟,洗淨,腹腔內裝當歸、黨參各15克,加蔥、薑、黃酒和少量食鹽,把雞放在砂鍋或鋁鍋內,加水以文火煨煉,熟爛即可。

[功效]有補氣養血、健脾益胃之功。對神經衰弱患者的頭痛、頭昏、健忘失眠、膠麻腿軟和精力不足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