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健康

職業人士癡迷工作警惕疾病

癡迷於工作的工作狂或者超負荷工作不值得提倡, 也並非是人們津津樂道的敬業模範, 而是一種心理障礙, 長期發展下去, “工作狂”們不但不能創造更多的價值, 還可能引發一系列生理、心理疾病。

工作狂主要表現為:對工作達到癡迷狀態, 一旦離開工作, 輕者無所事事、精神不振, 重者情緒憂慮、抑鬱成疾;每天工作超過10小時以上, 從來沒有週末和節假日的概念;基本沒有上下班的界限, 很少與家人、朋友交流。

“工作狂”和熱愛工作者的表現是截然不同的, 前者因為壓力超負荷工作, 從長期來看, 雖然工作時間長,

但是效率低下, 而後者能夠合理安排時間, 注意休息, 調節自己的精神狀態, 工作效率比較高。 另外, 前者不能與周圍的人正常交往, 人際關係緊張, 內心孤獨, 而後者與周圍人關係融洽。

目前醫學上還沒有“工作狂”的提法, 其症狀表現有點接近強迫症。 “工作狂”過分追求完美, 他們不是根據工作需要給自己制定計劃, 而是給自己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 這樣的工作態度的確是好的, 但是不能持續太久, 長時間這樣, 會造成自信心下降, 還可能患身心疾病, 比如失眠、疲勞, 或者是胃腸道的疾病。

“工作狂”是價值取向發生了偏差, 患者往往把工作看成是生命的全部, 過分強調工作而忽略了其他的生活內容, 最終其他方面的問題又反過來影響到工作。

這類患者對自己的期望值太高, 急於表現自己的才華、能力, 會導致心理壓力過大, 工作狀態不佳。

這一點, 剛畢業的大學生表現尤其明顯, 他們有熱情, 有拼勁, 但是往往對自己的能力評價不夠客觀。 還有一部分人, 過分害怕失去工作, 拼命給自己加壓, 造成病態反應。

對於癡迷工作的人來說, 如果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強, 能夠將對工作的熱情持續下來並保持效率, 這樣的人還常常是成功者。 對於不善於調節的人, 則需要治療, 給他們安排出一段專門的休息時間, 用體育鍛煉、聽音樂等方式放鬆, 讓患者明白, 工作要有張有弛, 在創造生活的同時, 還應該享受生活。 必要時, 可以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