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布魯裡潰瘍侵襲澳大利亞 我國也有散發病例

蔡晧東

有媒體日前報導, 近兩年來澳大利亞布魯裡潰瘍的病例明顯增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澳大利亞的資料, 2004年以前澳大利亞每年報告的病例不過40例,

2016年增加到186例, 而2016年11月至以後的1年裡報告了236例。

布魯裡潰瘍因像麻風病一樣具有永久的致殘性, 被科學家稱為“新型麻風病”。 這種病主要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流行, 我國也有散發病例報告。

皮膚潰瘍是患者主要表現

據報導, 墨爾本大學臨床醫學副教授丹尼爾·P·奧布萊恩等研究人員在《澳大利亞醫學雜誌》發表研究報告, 警告布魯裡潰瘍暴發呈“流行病”態勢, 需要“迅速、科學地應對”。 報告說, 維多利亞州“疫情惡化, 表現為病例數量劇增、症狀加重、出現新的感染區”。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2016年報告布魯裡潰瘍病例182例, 較2015年飆升72%;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報告236例, 同比增加51%。

早在1879年, 就有人在烏干達發現了這種可以導致慢性潰瘍的疾病,

但當時還不知道其病因。 1948年澳大利亞也發現了這種疾病, 科學家在患病兒童腿部潰瘍中首次發現了潰瘍分枝桿菌。 1962年, 烏干達布魯裡地區的兒童中再次出現本病流行, 被稱為“布魯裡潰瘍”, 從此這種疾病的名稱沿用至今。

布魯裡潰瘍是由潰瘍分枝桿菌引起的疾病, 從這種細菌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感染後的主要表現為皮膚潰瘍。 這種病會導致皮膚和軟組織嚴重損傷, 有時侵襲骨骼、造成嚴重畸形或終身殘疾。

事實上, 潰瘍分枝桿菌是結核桿菌和麻風桿菌的同胞兄弟, 都屬於“緩慢生長的分枝桿菌”。 由於布魯裡潰瘍像麻風病一樣具有永久的致殘性, 它又被許多科學家稱為“新型麻風病”。

發病過程痛感不明顯

從症狀上來看,

布魯裡潰瘍初期表現為一個或多個較硬的無痛性皮下結節、丘疹或斑塊, 隨後周圍皮膚大面積硬化或水腫, 後逐漸發展為皮下脂肪壞死, 血管閉塞。 如不治療, 結節、腫塊或水腫會在4周內形成潰瘍, 潰瘍表面有黃色液體滲出。

由於毒素特性, 發病過程患者疼痛感不明顯, 且一般沒有發熱。 數月後, 潰瘍部位會長出肉芽組織, 病灶逐漸癒合, 皮膚纖維化, 瘢痕攣縮, 導致關節僵硬及畸形等問題。 少數患者的病灶可能播散至骨骼, 引起骨髓炎, 或繼發感染, 甚至導致敗血症。

布魯裡潰瘍主要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流行, 目前全球至少有33個國家和地區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過這種疾病, 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亞等地區流行率也較高。

而且, 病例報告的數量在十多年來呈增多趨勢。

由於布魯裡潰瘍是世界衛生組織所列的17種“被忽視熱帶疾病”之一, 許多國家的資料並未完全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 1999年至2002年, 非洲布魯裡潰瘍大流行, 估計至少有10萬人患病。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6年收到來自13個國家的報告共1920例, 2017年這一數字增至2206例。

我國雖然不是布魯裡潰瘍的流行地區, 但也有散發病例的報導。 首例病例報導發生在2000年, 一位荷蘭的旅遊者到我國山東旅遊, 感染布魯裡潰瘍, 回國後被確診, 治療6個月後好轉。 2002年, 河北省也報導了1例5歲女孩足部皮膚潰瘍2年多就診, 被診斷為布魯裡潰瘍。 2007年, 重慶報導1例19歲男孩因左踝部慢性潰瘍就診,

被診斷為布魯裡潰瘍。 不過, 此前我國因對潰瘍分枝桿菌鑒別不清, 也有過“皮膚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的報導。

皮膚破損及時清洗和消毒

儘管布魯裡潰瘍在我國比較罕見, 但隨著我國的國際交往越來越密切, 國外流行的一些疾病也可能輸入我國, 大家應該提高警惕。

目前, 潰瘍分枝桿菌的環境宿主和傳播途徑尚不十分明確, 因此無法制定預防策略。 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潰瘍分枝桿菌存在於熱帶等較溫暖地區的自然環境中, 如土壤、池塘裡。 感染者多為貧困地區或難民中的兒童和青少年。

皮膚破損是感染潰瘍分枝桿菌的必要條件, 細菌通常經皮膚破損處或昆蟲叮咬處感染人體。 因此, 皮膚受外傷後一定要清洗傷口,

酒精消毒, 切忌將受損傷的皮膚暴露在髒水和土壤中。 雖然很多病例呈家族集聚性特點, 但最近的證據表明:沒有人與人之間的傳播。

需要提醒的是, 如果皮膚出現較長時間不能癒合的潰瘍, 應及時到醫院診斷治療, 使用一些抗結核藥物, 如利福平、鏈黴素、克拉黴素等, 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澳大利亞創傷和組織修復協會副主席茲拉特科·科佩茨基指出, 利福平和克拉黴素結合治療布魯裡潰瘍, 治癒率接近100%, 但治療不及時則可能造成長期殘疾或毀容。

(作者單位:北京地壇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