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體檢前,有些藥物得停

生命需要珍惜, 大家也越來越認識到體檢對自身健康的重要性。 不少子女也催促父母做次體檢, 圖個安心。 但老人常有多種慢性病, 服用有些藥可能會影響體檢結果, 建議提早告知醫生。

退熱藥。 體檢前服用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可能會引起肝功能檢查中的轉氨酶升高, 從而被誤判為肝臟出現問題。 因此, 大家最好在體檢前一天遵醫囑停止服用此類藥及含有上述成分的複方感冒藥。

維生素。 一些人長期服用維生素C, 補充體內維生素, 但維生素C是一種很強的還原劑, 可以與化驗血糖、尿糖的試劑發生化學反應,

使化驗出的血糖、尿糖含量偏低。 建議日常服用維生素C的人, 在體檢尿常規前2~3天暫停服用。 服用B族維生素的人, 尿檢時可見尿液呈黃色, 會影響尿液顏色的判斷, 也建議停用。

抗菌藥。 諾氟沙星(氟呱酸)、左氧氟沙星為代表的沙星類抗菌藥在臨床上用於特定病菌感染引起的腸炎、肺炎等疾病,但它們在尿中可能會形成結晶, 影響尿常規檢查中的一些指標。 此外, 磺胺類藥物和青黴素等抗菌藥物, 增高血液中尿酸濃度。 服用磺胺類藥物後, 尿膽原檢查會出現混濁, 影響結果判斷。 因此, 體檢前應諮詢醫生是否需要停用。

避孕藥。 如果每日服用含有雌激素的避孕藥, 就可能在血常規檢測時出現血小板減少的情況。

這是因為含雌激素的避孕藥會影響凝血四項, 出現血小板減少, 血液黏稠度增高。 同時也有可能造成輕度的高血壓。 若是每週服用1次, 一般影響不大。 大家在體檢前應和醫生具體說明。

抗凝藥。 心腦血管病患者常需要服用氫氯吡格雷等抗凝藥來降低心梗、中風等的風險, 但服藥後體檢可能引起凝血時間改變。 做血常規及凝血試驗前, 應儘量告知醫生, 用藥後8小時再抽血檢測。

還需提醒的是, 雖然降壓藥中的利尿劑, 如雙氫克尿噻、呋塞米、依他尼酸等藥, 由於對腎臟有保鈉排鉀作用, 可使血液中的鉀離子含量明顯降低, 故對血液電解質, 尤其是鉀、鈉等化驗結果有一定影響。 但對於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

降血壓的藥物不能自行隨意停服。 一些患者可以遵醫囑在體檢抽血、留尿完成之後補服。 有嚴格要求必須在某個時間點服用的, 需向體檢醫生如實講述自己的服藥史, 醫生會根據你的服藥情況來綜合評估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