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網癮傾向的青少年數高達二千萬

全國政協委員柯惠新做客人民網, 在談“網遊企業社會責任”中指出, 自2005年的調查網癮報告起, 按照既定指標, 35歲以下的青少年線民所占總體線民數的13.2%,

即約有1100萬的青少年是網癮群體。 至2007年的調查的比例顯示是9.72%, 大體保持在1100萬這樣一個水準。 同時對雖然還不是網路成癮, 但有網癮的傾向這一指標進行考察, 結果非網癮青少年人群有900多萬人。 這樣有網癮的青少年和有網癮傾向的加起來差不多2000萬人。

根據心理學當中的一些研究。 網癮評判的標準有一個必要條件, 和三個補充條件。 必要條件就是比如上網給青少年的學習、工作或者現實中的人際交往帶來了不良影響。 有不良影響在這個前提下還要滿足三個補充條件當中至少有一個。 這三個補充條件, 一是總想著去上網。 二是如果互聯網的線路被掐斷, 或者其他原因不能上網會感到煩燥不安、情緒低落或者無所適從。

條件三是覺得在網上比在現實生活中更加快樂或者更能實現自我。 如果這三個條件中滿足了一個, 前面的必要條件也同時具備, 這樣就可稱之為網癮。 同時這三個條件有可能只滿足了一個, 有可能滿足了兩個, 有可能同時三個都滿足, 這叫網癮程度。 如果只滿足一個, 是輕度的網癮。 如果三個都滿足了, 就是重度網癮。

從網癮群體的分佈來說, 男性的網癮用戶比女性高;從年齡劃分來看, 未成年人的網癮比例是最高的, 13到17歲;從類別來看, 初中生網癮是最高的, 調查顯示為23.2%。

網癮群體上網特徵從上網目的來看, 其中有屬於娛樂性目的, 如玩網路遊戲、聊天、交友、看電影、聽音樂;屬於實用性目的,

獲取資訊、學習、工作、通訊聯絡的。 網癮用戶當中更傾向於娛樂性上網, 特別是玩網路遊戲, 調查顯示網癮使用者玩網路遊戲的比例遠遠高於不是網癮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