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大視野:“核”離我們有多遠

1939年, 物理學領域裡的原子分裂實驗就已在德國取得成功。 二戰前夕, 為逃避德國法西斯迫害而移居美國的一些科學家, 擔心德國搶先造出原子彈, 推舉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上書美國總統羅斯福, 建議加強利用核裂變過程來製造超級炸彈。 羅斯福總統採納了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的建議, 下令成立研究原子武器的委員會。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發生後, 美國加速了研製原子彈的進程。 1942年開始實施以“曼哈頓工程”命名的龐大計畫, 由美國陸軍工兵部隊全面負責研製原子彈。 該計畫投資25億美元,

動用10多萬科技人員和工人, 在絕對保密的情況下加緊研製。 1945年7月16日淩晨, 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阿拉默多爾空軍基地的沙漠地區爆炸成功, 其威力相當於1500—2000噸TNT炸藥。 原子彈問世是本世紀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一項重大科技成就, 由此, 人類進入了核時代。

什麼是核能源?

核能是人類歷史上的一項偉大發明, 同時也可以叫它為原子能。 這離不開早期西方科學家的探索發現, 他們為核能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1902年居里夫人經過4年的艱苦努力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釙和鐳。 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質能轉換公式。 20多年以後德國科學家奧托哈恩用中子轟擊鈾原子核, 發現了核裂變現象, 核能源開始進入資本主義國家的軍事領域。

在1945年之前, 人類在能源利用領域只涉及到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二戰時, 原子彈誕生了。 人類開始將核能運用於軍事、能源、工業、航太等領域。 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日本、以色列等國相繼展開對核能應用前景的研究。

在漫長的核能源利用歷史中, 我們不難發現:

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核裂變的研突破吸引到製造原子彈的工作中去。 核能源的研究成果, 不幸首先用於戰爭, 危害人民。 但二次大戰結束後、科技人員很快致力於原子能的和平利用, 使它造福於人民。 如1954年前蘇聯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 功率為5000kw。 隨著社會與科技的不斷發展, 核能源已經在各個領域普及, 如培育農作物種子所需要的輻射技術等。

而且, 核能的良好利用對我們的生產生活有巨大的幫助

我們現在利用核能最廣泛的地方就是發電廠;

1.

2.

3.

4.

5.

除此之外, 核能的利用對於加強國防力量有著巨大作用。

我國對於核能的研究已經有了巨大的成果, 如核動力和核能發電, 核裂變反應堆研究, 以及設計建造高溫冷氣堆, 它的發現可用於高能發電, 煉鋼, 煤的氣化, 氫氣生產等等。

現在, 我國還在研究如何讓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 減輕碳的排放, 為環保做出貢獻。

在國際上, 科學家們目前在研究海洋核能源的利用。 從海水中大規模提取重水一旦實現, 海洋就能為人類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

聚焦核輻射

前段時間日本東北發生地震導致福島核電站洩漏,

整個世界均因為此次事故而人心惶惶, 人們開始關心:日本核輻射擴散, 我們應該如何防護?海鮮還能吃嗎?哪些人最危險?出門要帶口罩嗎?穿什麼顏色的衣服防輻射?那麼, 什麼是核輻射?對人體又有怎樣的影響呢?

放射性物質以波或微粒形式發射出的一種能量就叫核輻射, 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輻射。 核輻射主要是α、β、γ三種射線:

α射線是氦核, 只要用一張紙就能擋住, 但吸入體內危害大;

β射線是電子流, 照射皮膚後燒傷明顯。 這兩種射線由於穿透力小, 影響距離比較近只要輻射源不進入體內, 影響不會太大;

γ射線的穿透力很強, 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 γ輻射和X射線相似, 能穿透人體和建築物, 危害距離遠。

各種劑量核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日常生活中我們受到的天然輻射劑量為2-4毫西弗。

一次小於100毫西弗的輻射, 臨床上觀測不到任何變化, 視為對人體無影響。

一次1000-2000毫西弗, 可能會引發輕度急性放射病, 能夠治癒。

14日福島核電站正門前的輻射量8.217毫西弗/小時, 相當於普通人年可被輻射量上限的約8倍。

日常生活中, 我們坐10小時飛機, 相當於接受0.03毫西弗輻射。

一天抽一包煙, 一年下來受到的劑量在0.5~1毫希弗。

規定職業人員的年劑量最高限值為20毫西弗。

一次性遭受4000毫西弗可能會致死。

各種人群受核輻射影響排序

胎兒:細胞分裂是最快的, 輻射的影響就會越明顯;

兒童:受輻射較大的兒童若干年後得甲狀腺癌的概率要比普通兒童高出3-5倍;

青少年:甲狀腺功能正常, 代謝活躍;

老人:甲狀腺功能相對青壯年不活躍, 代謝較遲緩;

核輻射防護辦法清單

如果被暴露在輻射範圍內, 立即換一套衣服和鞋子, 把他們放在一個密封的塑膠袋中, 封閉袋口, 然後採取徹底的全面的淋浴;

如果你被通知撤離, 在車上保持車窗和通風口封閉, 並採用車內迴圈空氣;

如果被告知呆在室內, 關閉空調和其他進氣口, 去地下室, 除非必要, 否則別用電話;

在受到輻射前或者剛受到輻射沒多久, 碘化鉀可以幫助降低患癌症的風險。 但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