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木桶泡腳 養生的智慧

“老人不復事農桑, 點數雞豚亦未忘。 洗腳上床真一快, 稚孫漸長解燒湯。 ”這是陸遊在《劍南詩稿》中的詩句。 歷代養生家把每晚用熱水泡腳作為養生卻疾、益壽延年的一項措施。 典型的如曾國藩, 他不論多忙, 每天念念不忘的是以熱水泡腳。 對此, 民國時候的張樹元在《養生詩歌序》中說:“文正(曾國藩)之取法先代者有二事:一曰起早, 二曰勤洗腳。 ”
我在想, 陸游也好, 曾國藩也好, 他們是用什麼東西泡腳的?腳盆?腳桶?是什麼樣子什麼材料的呢?塑膠製品不可能, 銅盆、鐵盆散熱太快, 上海人所謂“汏腳面盆”太淺, 很難不斷加熱水,

估計會是木桶吧?
泡腳, 首選是木桶。 一是木桶有足夠的深度, 二是保溫性能很理想, 三是天然木質的觸覺一流。 雖說傳統的東西難免有笨重感, 但這種笨重也帶來一種穩定、踏實、天長地久的感覺, 反而有一種拙樸的美感。 健身美體, 就按照古法炮製一下吧——
在今天, 買個泡腳的木桶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這恰恰說明很多人早就開始行動了。 每天用水壺燒上開水, 把木桶內的水溫調到40-43攝氏度就可開泡了。
前人早就意識到:“春天洗腳, 升陽固脫;夏天洗腳, 暑濕可去;秋天洗腳, 肺潤腸濡;冬天洗腳, 丹田溫灼。 ”
浴鹽泡法
到超市的沐浴專櫃買到自己喜歡的浴鹽按比例放下。 常見的有日本的香浴鹽“山代”、“湯布院”, 色澤、氣味都令人愉悅;也可以選擇美國的“瓦肯”薰衣草浴鹽,
還有其他各國的產品可以試一試。 國產的也有, 比如“漢方足浴”, 含中草藥萃取物, 可以活血通絡。
中草藥泡法
如果具備一些中醫知識, 可用適量的中草藥, 比如當歸, 川芎, 陳皮等等泡腳, 也是一件知“足”而行的樂事。
花草法
花瓣可以選玫瑰花、白菊花等, 鮮花或者幹花均可。 除了輕微的芳香作用, 主要是“看上去很美”——泡腳也需要視覺效果的。
牛奶美足法
取適量牛奶加入熱水。 可以滋潤乾燥的足部皮膚, 預防龜裂、蛻皮等, 尤其適合寒冷的冬天。 愛美的女性可以順便給足部做一次“美白”。
啤酒、人參、蘿蔔
這個可能是世界大同的泡法, 你喜歡啤酒, 就倒點啤酒, 比如正好有開了沒有喝完的;你覺得人參好,
正好有人參碎片, 就不妨用人參來泡;蘿蔔可能最實用, 燒水的時候把蘿蔔切片同煮, 水開了連同熟蘿蔔片一起倒到木桶裡, 不是讓腳也喝喝蘿蔔湯了麼?
清水泡法
如果你不想弄得這麼繁瑣, 如果你覺得木桶就應該配清水才夠自然, 才接近在清溪裡戲水的感覺, 那就回歸最本色的泡腳法——清水泡腳。 當然, 一個伸手可及的熱水瓶是必不可少的, 因為不管哪一種方法, 保持溫度泡上15-30分鐘都是必要的。 如果覺得有點無聊, 可以邊看電視邊泡, 還可以看報紙、看書。
不過, 對於剛開始泡的人, 建議先用浴鹽或者中草藥泡上一段時間, 給你的腳一個良好的“啟動”之後, 再用清水泡。
木桶的挑選
1.木桶的材質至關重要,
上好的泡腳桶一般以雲杉、香柏木、橡木、檀木、檜木等實木為原料。 目前市場上前3種材質的木桶最為常見。 木桶的使用年限一般為8~10年, 所以仔細挑選非常重要。
2.厚薄:桶壁太厚, 使用不方便;桶壁過薄, 保溫性能差。 那種帶簷的桶壁在3釐米以上的桶為好。 當然, 你有力氣, 可選用更厚的, 那樣更為穩當, 腳的觸感更好。 只是倒水的時候要費力氣一些, 應該不亞于一桶普通桶裝蒸餾水的重量吧。
3.配件:最好是買配有小腳凳的木桶。 有小腳凳, 可以放進水裡擱腳, 會更為舒適, 也可以修修趾甲、用火山石磨磨腳後跟什麼的。 最好再買塊小地毯, 墊在木桶下麵。

4.品質:做工好的腳桶外表光滑, 手感細膩, 板與板之間、桶與箍之間接合良好,

這樣的腳桶裝水後才不容易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