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中醫肝腹水的治療大全

肝腹水要怎麼辦?當西醫已經不能解決患者的痛苦試一試中醫是不是會更好, 中醫一直深受大家的信任, 古代多數人看病都是採用中醫, 中醫的文化傳承了幾千年, 中醫講究調理, 往往採用中醫治療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麼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醫的辦法希望對患者有所幫助, 肝裡面有積液這樣會造成細菌的滋生。

一、中醫認為, 肝腹水屬於“鼓脹”、“水鼓”範疇, 其主要發病的機理與飲食、情志、黃疸積聚等有關。

1.飲食不節 如果嗜酒無度、飲食無節制, 損傷脾胃, 脾虛運化失常, 濕濁蘊聚中焦壅阻氣機, 肝失條達, 氣血鬱滯, 脾虛愈甚, 氣不化水, 進而波及於腎, 腎司開闔, 腎虛開闔不利, 水濁漸積漸多, 終成水腫。 也就是說, 過量飲酒, 暴飲暴食會損傷脾胃, 濕濁聚集在肝、脾等臟器, 失去運化水濕的能力, 逐漸損傷腎, 導致腎虛。 腎虛則排水不利而引起水腫。

2.情志所傷 情志不暢, 氣機失于條達, 以致肝氣鬱結, 久則氣滯血瘀, 橫逆而犯脾胃, 致運化失常, 水濕停留。 中醫認為肝主疏泄, 具有疏通、條達、升發、暢泄等綜合生理功能, 情志傷肝後, 累及脾胃, 也會導致水的運化失常, 出現腹水。

3.黃疸、積聚 病延日久, 導致肝、脾腎功能失調, 氣血運行不暢, 水濕不化, 聚而成水。 這方面指出了肝硬化病程較長, 造成了肝、脾、腎的嚴重損傷, 則腹水的出現在所難免。

肝腹水的危害

1、肝腹水形成後由於液體大量滲入腹腔, 使血液濃縮, 有效迴圈血容量減少, 血液黏制度增大, 血流緩慢, 可引起低血壓或休克, 是肝臟血流量減少, 加劇肝臟缺血缺氧, 加劇肝細胞壞死。 這是肝腹水的危害之一。

2、腹腔內積液,

有利於細菌生長, 特別是進行腹腔穿刺或放腹水時, 更易引起繼發感染, 可引起繼發性或原發性腹膜炎。 這也是肝腹水的危害。

3、腹腔大量積液, 使腹壓增高。

4、白蛋白和電解質大量隨腹水進入腹腔, 使血漿蛋白和電解質降低, 引起低蛋白血症和低鈉、低鉀、低鈣、低鎂等血症, 使血漿膠體和晶體滲透壓降低, 又促進腹水的形成, 結果形成惡性循環, 是肝性腦病發生的重要原因。 這也是肝腹水的危害。

5、由於血液濃縮, 血液緩慢, 血液凝集性增高, 可促進DIC形成。

藥膳、

第一道:薄荷紅糖飲

功效:這道藥膳有清熱、利溫、退黃的功效, 適合肝腹水患者飲用, 可代替茶。

材料:薄荷, 紅糖各適量。 做法:將薄荷煎湯後加糖調味即可飲用。

第二道:薊菜鯽魚湯

功效:這種湯具有消除淤血、防止嘔吐、改善肝腹水症狀的功效, 適合經常食用。 但是脾胃虛寒, 沒有體內沒有淤血的患者不要食用。

材料:薊菜適量, 鯽魚1條。 做法:薊菜與鯽魚共同煮湯, 然後加適當調料就可以。

第三道:枸杞甲魚湯、功效:具有散結、滋陰、涼血、清熱, 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功能, 是中醫比較推崇的一種肝腹水的飲食保健療法, 但是失眠患者和有消化不良的患者不宜食用。

材料:甲魚、枸杞各適量。 做法:將枸杞、甲魚共蒸至熟爛即可, 枸杞與甲魚湯均可食用。

如上所述希望對患者有所幫助, 僅供參考具體還是要到中醫館去諮詢專業的醫生, 不要給患者隨意用藥這樣會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 抓藥的時候要經過醫生的過目,

中醫可以緩解患者的難受, 中醫從古到今都能治療很多病, 中醫的見效沒有西醫快, 中醫講究慢慢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