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咀嚼口香糖保護六齡牙

兒童在6歲前後, 恒牙開始萌出, 乳牙依次替換, 到12周歲左右全口28顆恒牙替換完畢, 這一階段叫做替牙期, 是恒牙生長以及建立良好咬合關係的關鍵時期。 面對孩子的口腔衛生問題, 很多家長常常抱著“乳牙總是要換的”這一錯誤的想法, 因而付出了很大代價。 第三次全國口腔流行病調查結果顯示, 12歲兒童恒牙齲病的患病率為28.9%, 其中90%發生在六齡齒, 而僅僅有9%的家長知道什麼是六齡牙。

人的乳牙一般在2歲半時出齊, 到了五六歲, 其它恒牙還沒動靜的時候, 上下四顆乳磨牙的後方卻悄悄長出第一顆恒牙, 這就是“六齡牙”。 由於它萌出早, 不替換任何牙齒, 很多家長誤以為它是乳牙而忽視了對它的保護。

事實上, “六齡牙”不但是“終身戶籍”, 而且關係重大。 它是咬合面面積最大的一顆牙齒, 承擔一生40%的咀嚼壓力。 不但如此, 這四顆牙就象一間房子的4根水泥柱, 支撐著整個口腔空間, 幫助日後不斷萌出的恒牙定位, 對孩子建立咬合關係和維持面部形態都有重大作用。 六齡牙一旦早失不但導致孩子的咀嚼力下降, 而且會引起鄰近牙齒移位、傾斜, 誘發咬合紊亂, 防礙兒童面部正常發育。

六齡牙是食物研磨的大力士, 卻也並非無堅不摧。 由於它們牙尖多, 牙尖與牙尖的窩溝又多又深, 食物殘渣很容易潛藏其中, 被細菌分解成酸導致牙釉面脫礦, 形成蛀牙。 想要孩子一生輕鬆擁有32顆健康的牙齒, 就要從小開始, 提高整個家庭對兒童口腔健康的保健意識,

督促孩子養成並堅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蛀牙, 是由口腔中殘留的糖分經過細菌分解後產生酸, 慢慢腐蝕牙齒造成的。 所以保持口腔處於酸堿平衡狀態是預防的關鍵。 除了基本的早晚刷牙, 唾液在口腔內的清潔、抗菌、緩衝、促進再礦化等的作用也不可小看。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 唾液可以沖掉食物和口腔中的其它殘渣, 有效降解細胞壁、抑制細菌生長;偏鹼性的唾液還可以中和菌斑產生的酸, 它是人體最強大的防禦機制之一, 對良好的口腔健康至關重要。

不僅如此, 唾液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

可以促進被損傷的牙釉質的再礦化, 從而預防蛀牙的進一步發展。 所以說“生津”不但能“止渴”, 更能防蛀。 唾液是護齒衛士, 而咀嚼正有利其分泌保護牙齒。

研究證實, 咀嚼無糖口香糖是一種十分有效而且持續的唾液催生劑, 可以使唾液流量在咀嚼後第一分鐘便達到平常流量的12倍, 提高唾液pH值,增強緩衝能力。因此 “餐後和零食後咀嚼無糖口香糖”成了最切實有效,又方便可行的護齒主張。在進餐或吃零食後,咀嚼無糖口香糖20分鐘可將口腔內pH值保持在安全水準,顯著降低罹患齲齒的危險性。對於剛剛進入替牙期的小學生來說,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堅持餐後及零食後咀嚼無糖口香糖,輕輕鬆松擁有健康好牙齒。

提高唾液pH值,增強緩衝能力。因此 “餐後和零食後咀嚼無糖口香糖”成了最切實有效,又方便可行的護齒主張。在進餐或吃零食後,咀嚼無糖口香糖20分鐘可將口腔內pH值保持在安全水準,顯著降低罹患齲齒的危險性。對於剛剛進入替牙期的小學生來說,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堅持餐後及零食後咀嚼無糖口香糖,輕輕鬆松擁有健康好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