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亞洲蹲”刷屏 據說很多人做不了

“亞洲蹲”——最近朋友圈被一個動作刷屏了。 什麼是“亞洲蹲”?標準動作是指在全腳掌著地的情況下, 下蹲到最低處, 大小腿折疊, 臀部靠近腳跟的蹲姿。

那麼問題來了, 為什麼有的人能完成“亞洲蹲”, 有的人卻不能呢?真的只有亞洲人才能做?通訊員章琛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于丹丹

“亞洲蹲”真的只有亞洲人才能做?

在外國網站上有“為什麼只有亞洲人能做亞洲蹲”的提問, 根據一項調查稱, 只有13.5%的美國人可以做到亞洲蹲, 而其中不是美籍亞裔就是瑜伽狂。 “亞洲蹲”真的只有亞洲人才能做到?該網站上, 很多國外網友認為, 歐美人普遍身材太壯腿太長, 導致他們下蹲不靈活。 不過, 經過訓練, 大部分人還是能夠很輕鬆“亞洲蹲”的。 在國外健身論壇上, “亞洲蹲”成為一種能夠舒筋活絡、減肥塑形的潮流方式。

南京市第一醫院骨科醫生蔣逸秋博士告訴記者, 完成“亞洲蹲”,

同時需要腰、髖、膝、踝四個關節協作以及身體多塊肌肉相互配合完成, 下蹲動作中被用到的肌肉為:豎脊肌、臀大肌、股四頭肌、膕肌、小腿三頭肌。 任何一塊肌肉出現問題, 都會導致“亞洲蹲”功能的喪失。 此外, 還有一些疾病, 比如膝關節、髖關節、踝關節以及腰椎出現一些病理性改變, 同樣會導致不能完成“亞洲蹲”。

所以綜上所述, 這個姿勢必須是各個關節和肌肉都很協調才能做得起來。 當然, 不能完成“亞洲蹲”還很可能是太胖!

常做“亞洲蹲”, 可以強身健體

蔣逸秋醫生說, “亞洲蹲”其實是最簡單實用的鍛煉方法!

首先, 下蹲運動可以強健血管。 人蹲下去, 身體變成三折疊, 被擠壓的血管收縮, 氣血沖向全身未被擠壓的血管, 迫使它們擴張、鼓起來;人一站起來,

全身氣血又沖向原來被擠壓的血管, 為它們灌滿血液。 在這樣的一蹲一起、一壓一放、一沖一回的氣血往復運動中, 就像涮瓶子一樣, 使全身血管得到了反復沖洗, 使血管軟化、加快血液迴圈和體內的新陳代謝、啟動免疫系統。

第二, 下蹲運動可以強健關節、骨骼和肌肉。 下蹲可增強腰、髖、膝和踝關節的活動範圍, 增強膝關節的靈活性, 延緩關節的老化。 常做下蹲運動, 可以增強肌肉力量, 尤其是下肢的肌肉力量;兩條腿的力量增強了, 可有效預防跌倒, 走路時您會感到身體輕鬆。

第三, 減肥效果明顯。 下蹲能消耗很多熱量, 可以減掉身上多餘的脂肪, 特別是臀部和大腿堆積的脂肪。 另外, 下蹲時由於擠壓腹部,

促進腹腔臟器周圍的脂肪燃燒分解, 減少脂肪的積累;亦可刺激胃腸的食物消化, 促進消化酶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