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秋季 我們該預防什麼疾病

眼下正值初秋時分, 在度過了炎炎夏季之後, 人們終於可以好好靜下心來享受一下秋天的涼爽和愜意。 然而, 秋天並不是一切都是美好的, 它是一年中由熱向冷的過渡季節, 氣溫變化較大, 空氣濕度偏小, “肅殺之氣”易侵入機體, 所以古人稱秋季是個“多病”的時節。

在這樣一個季節裡, 如何預防各種疾病成為了人們應該首先關注的問題。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秋季到底應該預防哪些疾病。

秋燥最常見

所謂秋燥, 就是指因空氣乾冷而引發的頭痛、流淚、咽幹、鼻塞、咳嗽、胃痛、關節痛等一系列症狀。 秋季又是個易過敏的季節,

秋季空氣乾燥, 過敏源也比較多, 極易侵犯一些過敏體質的人, 常引發哮喘。

避免秋燥應規律飲食:第一, 少吃過油、過甜、過辣、過鹹的東西;飲食以清淡為主;少喝甜味飲料。 第二, 多吃粗糧和富含纖維素、礦物質的東西, 促進排便。 因為長期便秘, “火”發不出去, 自然灼燒津液了。 第三, 多運動, 運動促進血液迴圈, 津液自然充溢。 第四, 飲食宜偏寒涼, 而溫熱類如羊肉、狗肉、蝦、韭菜等少吃為妙。 寒涼食物很多:豆腐、黑豆、梨、銀耳、芝麻、百合等等。

感冒會多發

秋季天氣變化異常, 容易患感冒。 下列“九飲”能增強人體抵禦“外邪”的能力, 晚上睡覺前飲用, 可以有效地預防感冒的發生。

1.蔥白飲:大蔥白100克, 切碎煎湯, 趁熱飲。

2.薑茶飲:生薑10片,

茶葉7克, 煎湯, 趁熱飲。

3.菜根飲:大白菜鮮根200克, 切片煎湯, 趁熱飲。

4.薑棗飲:生薑5片, 大棗10枚, 煎湯, 趁熱飲。

5.蘿蔔飲:蘿蔔適量, 切片煎湯, 加食醋少許, 趁熱飲。

6.三辣飲:大蒜、蔥白、生薑各適量, 煎湯, 趁熱飲。

7.薑糖飲:鮮薑末3克、紅糖(或白糖)30克, 開水沖泡代茶飲。

8.桔皮飲:鮮桔皮50克, 糖適量, 開水沖泡代茶飲。

9.菊花飲:菊花6克, 開水沖泡代茶飲。

腹瀉致胃病

立秋過後, 又是冰箱病的高發季節。 不少人因為直接食用從冰箱裡取出的飲料和食物, 頻頻引發胃腸炎等急性病。

秋季腹瀉大多數是病毒污染所致, 與一般飲食不潔引起的腸炎不同。 經過炎夏的消耗, 入秋後, 人體的消化功能逐漸下降, 腸道抗病能力也減弱, 稍有不慎, 就可能發生腹瀉。 由於氣候轉涼,

人們的食欲隨之旺盛, 使胃腸功能的負擔加重, 也會導致胃病的復發。

預防秋季腹瀉主要是防止著涼, 尤其是要防止疲勞後著涼, 因為疲勞使身體免疫力下降, 病毒容易乘虛而入。 此類病人除了注意保暖之外, 應當進行體育鍛煉, 改善胃腸道的血液迴圈, 減少發病機會, 注意膳食合理, 少吃多餐, 定時定量, 戒煙禁酒, 以增強胃腸的適應力。 秋後也要格外注意飲食衛生,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切忌暴飲暴食, 過甜、過油膩的食品會引發急性腸胃炎、膽囊炎、胰腺炎等病。

貼心提示:“早飯一碗粥、晚飯一碗湯。 ”同時, 大魚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儘量少吃, 飲食結構要以清淡為主。 在吃海鮮和燒烤時, 一定要注意新鮮度。

呼吸道疾病

“一場秋雨一場寒”, 由於秋季氣候多變, 往往讓人不易適應, 病毒乘虛而入, 使人致病, 其中最為常見的是呼吸道疾病。 夏秋季節北方氣溫溫差開始增大, 對於一些有慢性支氣管炎的老年人或者小孩來說, 因為他們本身氣道的防禦功能較差, 容易受氣候季節溫差的影響, 從而引起感冒、咳嗽。 而秋天, 花粉過敏也容易引起支氣管哮喘。 這個季節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比較多, 因為溫差大, 早晚比較冷, 所以容易著涼, 誘發氣道、氣管的毛病, 咳嗽、氣喘隨之加重。

建議:1.老年人鍛煉要量力而行, 可以進行散步、打太極拳等活動。 此外, 老年人還可以在夏秋季用涼水洗臉, 循序漸進地可以增加抗寒能力, 減少支氣管炎、慢性氣管炎、風濕病等慢性病發病。

同時早晚冷的時候也要注意增減衣服, 以免受涼。 在飲食上, 忌食油膩的東西, 老年人要儘量戒煙, 因為吸煙是引發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的重要因素。

2.學齡前兒童的免疫功能發育不是特別健全, 所以小孩對氣候比較敏感, 也是易感人群。 尤其是早晚天氣變化的時候, 容易引起感冒。 小孩的支氣管炎比較好治, 主要就是防止再發作, 家長要注意給孩子早晚增減衣服飲食方面應該多吃雜糧、小米粥、米飯、饅頭、青菜、水果、雞蛋等食物, 防止食物單一。

貼心提示:保持愉快的心情, 平時多笑笑, 不僅能使肺活量增大, 還能消除疲勞, 驅除抑鬱, 解除胸悶, 恢復體力。

除了上述這些疾病, 一些其他疾病, 例如心臟病、抑鬱症、貓抓症和真菌類皮膚病等,

也會在這個季節多發, 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注意, 出現不良症狀應該及時就醫, 以免延誤疾病的治療。 希望大家在這個涼爽的季節裡都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愉悅的身心, 而不是被莫名的疾病搞得狼狽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