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四季養生

四季養生

入秋要如何進補才健康?

今夏的悶熱天讓很多人的脾胃功能走弱
經過苦夏的煎熬, 清爽的秋季讓人們食欲大增。 可是, 對於秋季養生最受關注的話題———貼秋膘,

很多人還是提出疑問, “現代人平日裡就吃了很多肉, 又不用像古人那樣進行戶外勞作, 還用通過貼秋膘來進補嗎?”對此, 記者採訪了幾位元中醫和營養專家, 他們都認為, 秋季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 這既是對夏季損耗的彌補, 也是為冬季貯存體能、積蓄能量的需要, 貼秋膘仍是秋季養生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過, 現代人的生活和飲食方式的確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因此, 貼秋膘的內容也應該有所變化, 現代人貼秋膘更應該注重平補, 這種平補也不一定非要吃肉, 其實, 水果、蔬菜也可以幫助現代人貼秋膘。
果蔬也是個“補物”
立秋過後, 天氣依然以悶熱為主, 所謂“秋老虎”說的就是這段時間。 這時起, 飲食應該開始慢慢過渡,
為迎接秋冬的寒冷打好基礎。 而所謂貼秋膘, 是指人體在夏季因為缺覺、出汗、食欲不高等原因, 引起身體消瘦, 因此立秋後要把原來失去的脂肪和肌肉, 通過食療把它補充起來。 不過, 當前豐富的餐桌使人們在營養攝取上比較豐富, 現今的“貼秋膘”更應被視為科學地進行膳食調理, 多吃瓜果蔬菜少吃肉照樣可以貼秋膘。
中醫認為貼秋膘一定要因人而異、因人而補, 特別是一些老年人, 患有高血壓、胃腸疾病就不宜進行秋補, 更不宜吃涮羊肉、鹿肉等益陽之品, 要採取平補、慢補的方式。 如果確有氣血虧虛之象, 也應該以五穀為主、五畜為輔, 慢慢平補, 從而達到體內健康態。 年輕人更不應該進入秋季就大吃大喝,
這樣會把體內的濕邪、熱邪關留在體內。 而一般人可從日常飲食中得到足夠的營養, 不用刻意進補。 秋季主“收”, 飲食清淡也不是不補, 尤其是蔬菜和新鮮的水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更不容忽視。

最該防肺火大
昨日上午, 32歲的金女士來到醫院中醫科檢查。 她告訴醫生, 最近她總是咳嗽, 覺得全身像著火一樣發熱, 口腔內還出現2處潰瘍, 右側臉上長了2個癤子, “不知道怎麼回事, 最近這麼容易上火。 ”醫生問診時, 她才想起最近天氣轉涼, 她食欲特別好, 連續兩天和朋友們去吃了麻辣火鍋和烤肉。
大連市中山區醫院中醫科主任于東雷介紹, 金女士就屬於食欲過旺, 結果肉吃多了, 導致肺火過旺,

這樣的患者在初秋的中醫門診裡很常見。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的原則, 現在已進入秋季進補的季節, 但進補不可亂補, 應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 今年大連的夏天特別熱, 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對較弱, 因此飲食上別吃口味太重的食物, 特別是應該少吃辛辣的食物, 否則容易肺氣擴散, 影響健康。 如果這個時候吃太多的肉類等高蛋白食品, 會增加腸胃負擔, 影響胃腸功能。 因此吃肉要適當, 最好等到天真正涼下來以後, 再增加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