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海帶加豆腐 新營養新搭配

很多人都知道海帶含碘量高, 對因缺碘而致的甲狀腺腫有效。 目前又發現海帶還含有不少其他特殊的營養和藥用價值。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 海帶中含有褐藻氨酸, 有預防白血病和胃癌的功能, 可以降血壓、降血脂, 對動脈出血亦有止血作用。

海帶是預防心腦血管病的有效食品。 海帶富含碘、鈣、磷、硒等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其中鈣含量是牛奶的10倍, 含磷量比所有的蔬菜都高。 海帶還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B1, 在這些元素的綜合作用下, 使脂肪在人體內蓄積趨向于皮下和肌肉組織, 而很少在心、腦、血管、肋膜上積存, 並使血中膽固醇含量明顯低於不吃海帶的人群。

海帶中含有豐富的岩藻多糖、昆布素, 這些物質均有類似肝素的活性, 能防止血栓和因血液黏稠度增高而引起的血壓升高, 同時又有降低脂蛋白、膽固醇, 抑制動脈粥樣硬化以及防癌抗癌作用。

海帶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 在人體腸道中好比是“清道夫”, 能夠及時地清除腸道內廢物和毒素, 因此, 可以有效地防止直腸癌和便秘的發生。

海帶富含多種無機鹽及胡蘿蔔素, 是低脂肪海藻等的佳蔬, 是老年人的長壽菜。 常吃海帶既能有效地預防白血病、癌症, 又能預防動脈硬化、降血脂、降血壓、防止甲狀腺功能障礙等。 在日常飲食中常吃適量海帶, 對老年人的健康和延年益壽十分有益。 需要注意的是, 海帶含有較高的有毒金屬———砷。 因此, 食用前應先用清水漂洗, 然後再浸泡12-24小時, 並要勤換水, 這樣, 就可以放心地食用。

豆腐的歷史從古至今, 多年來一直扮演著平民化價格、貴族擁有享受的盤中餐角色。

是下至窮人, 上至帝王所有中國人熟悉的食品。

豆腐的起源, 很多人認為這是從漢高祖劉邦之孫———劉安開始。 人稱淮南王的劉安, 母親喜好食用黃豆, 一日母親臥病在床, 淮南王便命人將黃豆磨成粉, 加水熬成湯以便讓母親飲用, 但又怕食之無味, 因此加了點鹽來調味, 沒想到居然凝結成塊, 而這也正是豆腐最初的雛形。 由於劉安是位煉丹家, 因此當豆腐雛形產生後, 他便與方士們共同試驗, 經過多次研究之後, 終於發現石膏或鹽類可使豆乳凝固成豆腐, 用以烹調十分可口, 從此豆腐也就在民間開始流傳。

豆腐作為食藥兼備的食品, 具有益氣、補虛等多方面的功能。 據測定, 一般100克豆腐含鈣量為140毫克-160毫克, 豆腐又是植物食品中含蛋白質比較高的,

含有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 還含有動物性食物缺乏的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等。 因此, 常吃豆腐可以保護肝臟, 促進機體代謝, 增加免疫力並且有解毒作用。

豆腐以及其他大豆製品, 營養豐富, 價格便宜, 能補充人體需要的優質蛋白質、卵磷脂、亞油酸、維生素B1、維生素E、鈣、鐵等。 豆腐中還含有多種皂角甙, 能阻止過氧化脂質的產生, 抑制脂肪吸收, 促進脂肪分解;由於皂角甙可促進碘的排泄, 容易引起碘缺乏, 所以經常吃豆腐者, 應該適當增加碘的攝入。 而海帶含碘豐富, 將豆腐配上海帶一起吃, 是十分合理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