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老人每天散步有助保持健康

老人每天要在精力充足的時候, 下樓溜達溜達, 和朋友們聊聊天, 或帶個收音機, 邊活動邊聽。 每天這樣出去活動有助身體機能的伸展, 保持健康狀態。

提示:老人每天要在精力充足的時候, 下樓溜達溜達, 和朋友們聊聊天, 或帶個收音機, 邊活動邊聽。 每天這樣出去活動有助身體機能的伸展, 保持健康狀態。

前幾天吳女士打來的電話, 說他父親自從退休後, 就每天都待在家裡, 一天說不上幾句話, 唯一的活動就是到陽臺上澆澆那幾盆花草, 除此之外的大部分時間就斜躺在沙發上津津有味地看電視。

時間一久, 頭暈眼花、手腳麻木、胃痛胃脹等健康問題, 紛紛找上了門。 吳女士說, 雖然她父親退休前就比較好靜, 但因為有工作在忙, 身體倒沒什麼不適, 她懷疑父親的病是不是待出來的?北京老年醫院康復科主任井愛平肯定地說, 吳女士的父親正是待出病來的。 不管什麼情況, 老人每天必須出去活動活動, 即使生病行動困難的老人, 也要在家人的幫助下, 下樓曬曬太陽。

井愛平說, 長時間待在家裡, 除了身體上的健康隱患, 很多人還會由於缺乏與他人的交流與溝通, 形成社交恐懼症, 甚至造成焦慮症、抑鬱症, 產生睡眠障礙和情感障礙, 家庭矛盾也會相應增加。

而出去活動是預防這些疾病的最好方法。 最新一期美國《預防醫學》雜誌刊登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

每天步行1小時或更長時間對高齡老人的健康十分有益。 該研究物件的平均年齡為85.9歲。 研究人員將老人分為兩組, 第一組老人每天步行1小時或更長時間, 第二組老人每天步行不足1小時。 在兩年的研究中, 第二組老人的死亡率比第一組高1/3。 研究還發現, 第二組老年人更易出現情緒低落、認知能力受損、心臟病、關節炎和高血壓等健康問題。

井愛平建議, 老人每天要在精力充足的時候, 下樓溜達溜達, 和朋友們聊聊天, 或帶個收音機, 邊活動邊聽。 溜達的最佳時間是下午3點到晚上9點。

溜達之前要喝足水, 儘量穿寬鬆舒適的衣服和鞋子;溜達時要抬頭挺胸、雙肩大幅擺動、大跨步前行,

最好能邊走邊拉直背肌與肩胛肌, 以改善腰、肩疼痛;溜達後也要花幾分鐘伸展一下肌肉。 如果兩個小時內你還感覺疲勞, 下次溜達的時候就盡可能慢一點。

長時間不活動的老人, 可以從今天開始, 每天溜達5-10分鐘, 然後再慢慢增加時間, 最後達到每天30分鐘左右。 如果一次不能做到, 還可以分成三次, 每次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