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關於傷寒和副傷寒的小知識

1、什麼是傷寒和副傷寒?

傷寒和副傷寒由傷寒或副傷寒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 傳染源是病人和帶菌者, 多發于夏、秋季。 兒童和青壯年發病較多。 甲型副傷寒可以通過生活用水、食物、蒼蠅、蟑螂接觸等傳播引起流行。 其中通過水源傳播的機會最大, 是目前最重要的傳播途徑。 該病菌可以隨著病人或健康帶菌者的糞便排出體外, 生存能力很強, 可在江、河、湖、塘水中存活1—3周, 在糞坑或廁所中存活1—2個月, 而且非常耐寒, 在冰凍的環境可存活幾個月或更久。

傷寒和副傷寒存在于病人和帶菌者的糞便中,

發病後第2—4周由於持續排菌, 所以傳染性最強。 恢復期及恢復後仍可繼續由糞便排出細菌。 細菌通過水源、海產品、瓜果、蔬菜、食具或蒼蠅、蟑螂感染健康人。

2、傷寒和副傷寒的症狀

開始有全身不適。 類似感冒症狀, 食欲不好, 頭痛等, 發熱, 5—6日體溫可達40℃, 持續不退, 表情淡漠, 前胸和腹部上可有紅色疹, 肝脾腫大, 有輕度壓痛, 重時可有腸出血、腸穿孔、心肌炎等合併症。 有合併症者死亡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