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拔罐

走罐療法的功效和操作要點

走罐療法是以杯罐作工具, 在杯罐口及病變部位塗以適量潤滑劑, 借熱力排去其中空氣, 產生負壓, 使之吸著於皮膚, 然後, 用手推動杯罐在病變部位來回滑動,

從而使皮膚產生潮紅或鬱血現象, 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

本療法由古代拔罐療法發展而來, 為拔罐療法中的一種, 又可稱為推罐療法, 現代應用較為廣泛。 此手法作用力度、面積都較大, 與刮痧療法有相似之處。 操作前應在待走罐的部位塗上“刮痧拔罐潤膚劑”, 否則易出現皮膚損傷和疼痛。 一般背部走罐宜上下移動, 胸部應按肋骨走行方向來回移動, 上下肢、腹部宜旋轉移動(順時針、逆時針均可)。 此法對經絡氣血不通、臟腑功能失調、外感等病症如腰痛、肩周炎、坐骨神經痛, 感冒發燒、高血壓、支氣管炎、哮喘、慢性胃腸炎、痤瘡等病症都可廣泛應用, 且效果頗佳。
走罐療法一般分為局部走罐和循經絡走罐兩種。


1.局部走罐:以病變部位為中心, 進行較小範圍的上、下、左、右旋轉推行。 如肩周炎, 可以在肩部作順逆時針走向的緩慢旋轉。
2.循經走罐:以與病變相關連的經脈為主, 進行較大範圍的循經走罐治療。 如腰肌勞損, 即循經過腰部的督脈經和膀胱經作上下往返移動的走罐治療。
常用走罐法有以下三種。
操作方法
拔罐時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膚或罐口上, 塗上一層凡士林等潤滑油, 再將罐拔住。 然後醫者用右手握住罐底, 稍傾斜, 在罐口後半邊著力, 前半邊略提起, 循著上、下、左、右方向推移, 或以順、逆時針走向推動, 至走罐部位的皮膚紅潤、充血或出現瘀血斑時, 才將罐起下。
1.淺吸快移法 使肌膚吸附於罐體內3~5mm, 移動速度為每秒約30~50cm,
以皮膚微紅為度。 適用于體虛年邁、兒童和病情表淺者如末稍神經炎, 輕度感冒等。
2.深吸快移法 使肌膚吸附於罐體內5~8mm, 移動速度為每秒約15~30cm, 以皮膚表面紅紫色為度。 適用於經絡氣血不通, 臟腑功能失調的多種病症。 使用部位常以背部膀胱經即背俞穴為主。
3.深吸慢移法 使肌膚吸附於罐體內8~12mm, 移動速度為每秒約3~5cm, 以皮膚表面紫黑色為度。 適用于久寒痼冷, 經絡氣血阻滯日久, 筋脈肌肉失養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