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揭露致胃癌三宗罪 改變膳食結構可預防

近5年來, 我國19~35歲青年人的胃癌發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胃癌已呈現明顯年輕化趨勢。 其實胃癌是可以通過改變生活習慣和膳食結構來預防的。

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我國現有胃癌人數估計為76萬。 每年新發胃癌患者42萬, 死亡人數達30萬。 雖然胃癌的發病年齡以40~60歲多見, 但40歲以下的病人仍占15%~20%。 30歲以下年輕人的比例由上世紀70年代的1.7%升至當前的3.3%, 醫院收治的最年輕的胃癌患者僅有16歲。

致胃癌的“三宗罪”

一宗罪——長期吸煙、飲烈性酒

煙霧中含有苯並芘、多環芳香烴、二苯並卡唑等多種致癌或促癌物質,

是導致食管癌和胃癌的原因之一。 酒精本身雖不是致癌物質, 但烈性酒會刺激胃黏膜, 損傷胃黏膜組織, 促進致癌物質的吸收。 如果飲酒的同時吸煙, 其危害更大。 因為酒精可增強細胞膜的通透性, 從而增加對煙霧中致癌物質的吸收。

二宗罪——長期食用煙熏、鹽醃和黴變食物

熏魚和烤肉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 油炸、烘烤、燒焦的食物和反復使用的高溫食用油中也都含有此類致癌物質, 應儘量少食用。 食物黴變是由黴菌引起的, 黴菌中有些是產毒真菌, 是很強的致癌物質。 同時某些食物在產毒真菌的作用下, 還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和二級胺, 被人食用後又可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而致癌。

醃菜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和二級胺,

在胃內適宜酸度或細菌的作用下, 能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 致癌性很強。 因此, 一時吃不完的食物, 建議冰箱冷藏。

三宗罪——肥胖、長期精神壓抑等

預知胃癌的信號知多少

過去沒有胃痛的人, 近期內反復出現胃痛;或者以前雖然有胃痛, 但近來疼痛強度、性質、發作規律改變, 原來治療有效的藥物變得無效。 出現上述情況要警惕胃癌的可能。 此外, 如較長時間的食欲不振、上腹部飽脹不適或隱痛也應引起重視。 不明原因出現消瘦、黑便等, 更應及時就診。

胃癌的高危人群為40~60歲, 特別是有吸煙嗜好、不潔飲食史, 以及慢性胃病者(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胃大部切除後的殘胃等)。 這些高危人群,

每6~12個月應到醫院做一次胃鏡檢查。 在早期胃癌排查中, 胃鏡結合病理檢查的正確判斷率最高, 早期胃癌發現率最高, 而無痛電子胃鏡則是胃癌最直觀、最先進的檢查手段。

用食物來抵禦胃癌

大蒜:大蒜是公認的防癌食物, 有明顯的抗癌功效。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食用生大蒜的人群, 胃癌發病率非常低, 原因是大蒜能顯著降低胃中亞硝酸鹽含量, 減少亞硝胺合成幾率, 因而起到了防癌作用。 有專家建議, 將大蒜瓣切片適當食用更能發揮其防癌作用。

洋蔥:吃洋蔥同樣能降低胃中亞硝酸鹽含量, 更重要的是洋蔥中還含有一種叫櫟皮素的物質, 是天然的抗癌物質。 研究顯示, 經常吃洋蔥的人胃癌發病率比少吃或不吃洋蔥的人要低25%。

菌菇類:這類食物包括冬菇、香菇、金針菇等以及木耳。 科學家發現, 食物中許多菌菇類都含有抗癌物質, 能起到防癌功效。 例如冬菇中所含的多糖體, 其抗癌功效非常高。 黑木耳、白木耳中所含的多糖體也是一種有效的抗癌物質。

番茄:番茄含番茄紅素及胡蘿蔔素。 它們都是抗氧化劑, 特別是番茄紅素, 能中和體內自由基, 對預防胃癌和消化系癌均有利, 同時對預防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也有效。

花椰菜:花椰菜中含較多微量元素鉬, 可阻斷致癌物質亞硝胺的合成, 能起到抗癌防癌的作用。 有研究報告指出, 花椰菜還含有一種可以刺激細胞活動的酵素叫小硫化物, 能阻止癌細胞的形成。 吃花椰菜對預防食道癌、胃癌等都有一定作用。

綠茶:綠茶是近年來頗受重視的天然防癌物之一。 人體試驗證實, 每日飲用1~5克茶葉泡的茶水, 可明顯阻斷體內亞硝胺的合成。

另外, 捲心菜、胡蘿蔔、洋蔥、柑橘等也都是預防胃癌的“黃金”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