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知母的功效與作用,給你最全解析

傳統的中藥致病方法現在已經越來越受歡迎了, 中藥治病不僅效果好副作用還很小, 知母就是常見的中草藥, 能夠清熱瀉火, 潤肺止咳, 還能夠治療便秘。

1、別 名 連母、水須、穿地龍

2、類 別 清熱瀉火藥

3、[採制貯藏]春秋二季均可採挖, 除去鬚根及泥沙, 曬乾, 習稱“毛知母”;或除去外皮, 曬乾。 置通風乾燥處, 防潮, 以備切片入藥, 生用, 或鹽水炙用。

4、功 能 清熱瀉火, 生津潤燥。

5、主 治 用於外感熱病,

高熱煩渴, 肺熱燥咳, 骨蒸潮熱, 內熱消渴, 腸燥便秘。

6、應用

1. 用於熱病煩渴。 本品甘寒質潤, 善清肺胃氣分實熱, 而除煩止渴。 用於溫熱病邪熱亢盛, 壯熱、煩渴、脈洪大等肺胃實熱證。 常與石膏相須為用, 如白虎湯。

2. 用於肺熱咳嗽, 陰虛燥咳。 本品功能清瀉肺火, 滋陰潤肺。

用於肺熱咳嗽、痰黃粘稠, 常配瓜蔞、大貝母、膽南星同用;或陰虛燥咳、乾咳少痰者, 多與貝母同用, 如二母散。

3. 用於骨蒸潮熱。 本品又能滋腎陰、潤腎燥而退骨蒸, 故有滋陰降火之功。 用於陰虛火旺, 骨蒸潮熱、盜汗、心煩等症, 常與黃柏同用, 配入養陰藥中, 以加強滋陰降火之效, 如知柏地黃丸。

4. 用於陰虛消渴, 腸燥便秘。 本品有滋陰潤燥, 生津止渴之效。 用於內熱傷津, 口渴引飲之消渴病, 常與天花粉、葛根等配用, 如玉液湯。 用於腸燥便秘, 常與生首烏、當歸、麻仁同用, 又有潤腸通便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