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使用濕口罩治感冒防過敏

對喉嚨痛有效, 對頭痛也有效

持續使用濕口罩, 首先就能遠離感冒。 就算感冒, 也只會是輕微的小感冒, 不太會讓家裡的感冒成藥減少。 實踐這個方法的人們幾乎都說真的有效果。

首先是最重要的喉嚨狀況改善了。 如果起床的時候總是會覺得喉嚨有如撕裂般的疼痛, 在使用濕口罩之後卻不可思議地好轉了。 其原因就是:不管在睡前喝多少水, 只要用嘴巴呼吸, 就無法防止喉嚨的聲帶乾燥。

不管喝多少水, 水還是不會流到喉嚨深處, 喉嚨也因此會一直處於乾渴狀態, 不僅如此, 睡眠也會因為得一直起來上廁所而中斷。

僧侶不僅提到了因為睡眠不足而感到身體不適的情況, 還提到了更值得矚目的效果。

有的患者之前頭痛的情況很嚴重, 幾乎可說是每天都會痛, 可是在使用濕口罩之後, 連頭痛的次數都減少了。 總而言之, 不必花錢、做法簡單是很重要的, 而且不用擔心藥物的副作用和藥害。

花粉症和遺傳性過敏症也要使用濕口罩

除了能改善頭痛之外, 還有改善花粉症的功效。 乍看之下, 似乎跟濕口罩毫無關聯, 可是症狀卻還是好轉了, 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專家發現, 這些症狀其實和自律神經中樞有很深刻的關聯。

當鼻子最深處, 和喉頭交界的地方發炎時, 就會引發頭痛、氣喘, 以及和自律神經相關的免疫疾病。

而鼻子最深處, 指的就是咽頭扁桃這個淋巴組織的集合體所在的部位。

可以推測, 當這個地方的發炎症狀緩和, 自律神經的中樞──下視丘就會間接地受到良性刺激, 讓腦下垂體能夠正常分泌荷爾蒙, 讓人們可以感覺舒服一點。 從胚胎學來看, 腦下垂體是由咽頭扁桃體的細胞移動後形成的。

咽頭扁桃這個淋巴組織的集合體, 就是感冒時會覺得喉嚨痛的主要部位。 這個部位有時候會有空氣聚集, 而當氧氣無法流通的時候, 淋巴組織反而會更加活化, 同時造成黏膜肥厚, 淋巴球也就會過度運作。

因此, 只要戴上濕口罩, 讓氧氣送進鼻腔裡, 就能刺激到局部的交感神經。 所以, 由副交感神經活化而起作用的前列腺素變弱,

頭痛也就會好轉了。

另外一個重點是:用鼻子呼吸, 可以讓空氣通過副鼻竇的蝶竇, 讓那個部位冷卻下來。 這麼一來, 附近的腦下垂體也會獲得冷卻, 防止過熱。 如此, 腦下垂體就能充分發揮機能, 自律神經也會運作順暢。 另外, 用鼻子呼吸也可以刺激鼻黏膜表面的自律神經和知覺神經。

接下來, 說明一些比較困難的東西吧。 下視丘位於間腦的位置, 其中存在著許多神經。 下視丘除了是自律神經的中樞所在, 也會分泌下視丘激素以及生理活性物質。 另一方面, 腦下垂體是連接著腦部, 從底部突起的內分泌器官。 腦下垂體大致分為三類, 負責分泌和調節腎上腺皮質激素、成長激素等多種重要的激素。

用鼻子呼吸即能在和各式各樣的器官攜手合作的狀況下,

調整自律神經的平衡。 所以, 促進鼻子呼吸的濕口罩不僅對感冒有效, 對遺傳性過敏症、過敏等各種免疫疾病, 也都有效用。 最近, 為了應付花粉症, 形狀、材質五花八門的口罩紛紛問世, 可是最好的口罩還是紗布口罩。

紙口罩不能弄濕, 合成纖維口罩的吸水性又很差。 最近, 醫療界幾乎都在使用拋棄式口罩。 我在診療室裡的時候, 自用的口罩還是紗布口罩。 紗布口罩不僅觸感好, 而且只要清洗過後就可以重複使用, 既衛生又經濟實惠。

濕口罩使用一個晚上之後, 隔天早上洗臉的時候就要順便用肥皂清洗一下。 依照季節不同, 有時候口罩會曬不幹, 因此預先準備二至三個就很方便了。

反正都要弄濕, 半幹難道不能用嗎?這種想法可要不得。 潮濕會讓黴菌和細菌繁殖。 要是戴著沾滿細菌的口罩睡覺, 才真的會生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