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起床先做六個動作 堅持能養生保健

一夜睡眠後, 老年人常常會感到頭部和頸部肌肉僵硬, 四肢酸軟。 臺灣《康健》雜誌刊文指出, 不妨趁起床, 在床上進行幾分鐘簡單易行的運動,

不僅能解決當下的困擾, 長期堅持還能起到明顯的養生保健功效。

起床後堅持做六個動作

1.仰臥側屈

仰臥在床上, 一手向上舉, 隨著上體側屈, 下肢用力伸直, 左右側屈分別做6~8次, 可鍛煉腰腹力量。

2.挺腹

平臥, 雙腿伸直, 深呼吸。 吸氣時, 腹部有力的向上挺起, 呼氣時放鬆, 一呼一吸為一次, 做10次, 可增強腹肌彈力, 預防腹壁肌肉鬆弛, 具有減肥和加強胃腸消化功能作用。

3.蹬摩腳心

仰臥, 以雙足跟交替蹬摩腳心, 使腳心感到溫熱。 蹬摩腳心後, 可促使全身血液回流, 有活經絡、健脾胃、安心神等功效。

4.伸懶腰

睡覺時, 身體多採取屈縮的姿勢。 醒後在床上兩手交叉, 伸向頭頂上方, 腳尖繃直, 伸展身體, 同時配合深呼吸動作, 如此反復練習4~6次,

有助於消除人體疲勞, 精神倍增。

5.轉頭屈腳踝

頭部供血不足會讓人感到頭昏腦漲, 早晨醒來, 躺在床上, 頭部向左、右兩側各轉動8~10次, 即可減輕頭昏症狀。 與此同時, 屈伸腳踝關節10~20次, 能夠使下肢活動起來。

6.貓身

趴在床上, 撐開雙手, 伸直合攏雙腿, 撅起臀部, 像貓弓起脊樑那樣用力拱腰, 反復十幾次, 可促進全身氣血流暢, 防治腰酸背痛等疾病。

起床後不宜做什麼

第一:睡醒後切忌立即進食

其實經過一個晚上的睡眠, 你的胃在清晨還處於“半夢半醒”的狀態, 需要用到十幾分鐘至半小時才能醒來。 而且由於早上唾液和胃液分泌量相對較少, 如果立刻的吃東西, 特別是吃一些難消化的食物(如肉類等), 這樣很容易導致你消化不良。 建議早上起來後最好先喝一杯水, 過段時間再進食。 這一杯水, 不僅能補充睡眠時失去的水分, 增加消化液的分泌, 還可以促進血液迴圈, 防止心血管意外的發生。 同時還要注意, 早上喝溫水且喝水不要過猛, 一口一口喝。

第二:早上起來不要立刻起來

不少的朋友都試過睡醒馬上起來有種頭暈眼花的感覺吧。 因為睡醒之後, 人體其實是從抑制轉入興奮的過程中。 如果這個時候你立馬的起床, 身體還沒適應, 血液不能幾時運輸到大腦, 就會是大腦氧氣不足而出現頭暈眼花的症狀。 睡醒可以在床上坐一下, 活動一下, 按摩一下頭部手腳, 在慢慢的起床。

第三:睡醒之後立馬工作是要不得的

醒後馬上投入緊張的工作中, 這時腦部供血不足, 不僅工作效率不高還很容易疲勞。 最好是醒來的時候在床上躺一下, 等身體肌肉和血液都慢慢的清醒, 可以適當做一下伸展運動, 喚醒你的body喔。

第四:醒來後千萬不要做劇烈的運動

很多人有晨運的習慣, 不過起來後運動要適度,

不要做劇烈的運動(如快跑等), 因為做了劇烈的運動會刺激到交感神經, 使之過度的興奮, 打亂神經節律, 很容易讓人一天都緊張焦慮不安喔。

第五:不要立馬小便

專家解釋說, 晚上如果喝水喝多了, 很多人會被尿憋醒, 這個時候你匆匆忙忙的上廁所, 很容易會頭暈, 睡覺時身體各項機能運轉緩慢, 而且膀胱迅速的排空, 易誘發低血壓和短暫腦部供血不足, 這樣就會導致排尿性暈厥。 所以再急也要慢慢起來去廁所。

第六:醒來後不要立馬疊被子

睡醒疊被子是好習慣, 可是不要睡醒立馬就疊。 因為其實我們的臥室看起來再乾淨, 被褥裡也至少有1500萬隻蟎蟲, 如果馬上疊好被子, 被子上會保存人的體溫和汗液,

這樣就更加適合蟎蟲的繁殖。 這是應該要打開窗通通風, 翻轉一下被子, 可以洗漱完再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