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養生

善用中藥香薰能養顏美容

我國以傳統中藥用於香薰由來已久, 至少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 中藥香薰大致分為兩類, 一類是用火的, 包括蒸汽薰蒸、直接燃燒或將多種藥物混合製成特定形狀放入香爐內焚燒;另一類是不用火的, 如製成香囊、香枕等。 以下香味中藥是中醫善用, 且適用于尋常百姓家的。

養顏美容" alt="善用中藥香薰能養顏美容(1)" />

檀香。

檀香素有“香料之王”的美譽, 也是禮佛的常用香。 它能夠行氣溫中, 開胃止痛, 尤其適合因寒凝氣滯引起胸腹痛、心絞痛的人群。 檀香的用法一般是將香屑投入香爐內焚燒, 也可以用檀香來煮水洗臉, 有祛黑斑、美白的功效。

佩蘭。

佩蘭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香草, 因為它香氣如蘭, 佩戴它可以芳香避穢, 因此稱為佩蘭。 佩蘭可以清利頭目, 又被稱為“醒頭草”, 它的香味淡雅, 因此常被製作成香囊和香枕, 西漢馬王堆出土的香枕中就填滿了佩蘭。

艾草。

漢武帝時期, 各種名貴香料開始進入中原, 很少有人再焚燒本土香草, 唯有燒艾保留了下來。 因為艾草辛溫透散, 熏燒艾草枝葉可驅蚊蠅、避穢氣、祛屍毒, 所以端午節除佩戴香囊外, 各家還會燒艾以預防傳染病, 保家人健康。 另外, 由於艾草的辛香走竄之性, 還常用于艾灸, 以溫通經脈, 治癒疾病。

麝香。

麝香是雄麝腺囊的分泌物, 常製成香料。 它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的功效, 可以治療跌打損傷、熱病神昏、中風等證。 古代文人也常將它製成“麝墨”, 用來寫字作畫, 不僅芳香清幽, 還能防腐防蛀, 便於字畫長期保存。

白芷。

白芷是中醫常用藥, 它具有散風除濕、通竅止痛的功效, 常與其他香料配伍製成香焚燒, 適合有感冒頭痛、鼻塞的人群, 另外還可以治療瘡瘍、美白皮膚。

側柏葉。

側柏葉有涼血止血, 生髮烏髮之效, 可以直接焚燒, 還常和白芷、零陵香等配伍, 用於沐浴薰蒸。 《神農本草經》記載側柏葉可以“輕身益氣, 令人耐寒暑, 去濕痹, 生肌。 ”

丁香。

丁香的香味濃烈、微甜, 可與其他香料配伍製作成香囊佩戴, 它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功效,適合有脾胃虛寒、呃逆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等症狀的人群。

需要注意的是,中藥香薰雖有諸多好處,卻並非人人可用。由於制香的藥物多為辛香燥烈之品,孕婦應慎用,尤其是懷孕初期,辛燥之品易引起胎動不安,而麝香是絕對禁用的。嬰幼兒及體弱者也不宜長期使用。

它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功效,適合有脾胃虛寒、呃逆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等症狀的人群。

需要注意的是,中藥香薰雖有諸多好處,卻並非人人可用。由於制香的藥物多為辛香燥烈之品,孕婦應慎用,尤其是懷孕初期,辛燥之品易引起胎動不安,而麝香是絕對禁用的。嬰幼兒及體弱者也不宜長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