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用這四類藥,老年人該多注意

老年人醫源性疾病的最常見原因是不當用藥。 老年人藥品不良反應發生率高, 其根源也是不當用藥或錯誤用藥。 因此, 老年人用藥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注意。

老年人有很多不適可以通過生活調理來消除, 不必急於求助於藥物。 除了急症或器質性病變外, 一般應儘量少用藥物。

老年人的用藥原則是:應用最少藥物、最低有效量來治療。 一般合用的藥物控制在3種~4種, 因為作用類型相同或副作用相似的藥物合用在老年人身上更易產生不良反應。 例如抗抑鬱藥、抗精神病藥、抗膽鹼藥、抗組胺藥均有抗膽鹼作用, 他們的作用可相加而產生不良反應, 出現口幹、視力模糊、便秘、尿瀦留和各種神經精神症狀。 鎮靜劑、抗抑鬱藥、血管擴張藥、抗高血壓藥、利尿藥均可引起老年人的體位性低血壓, 故也儘量不要合用。

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點,

合理選擇下列藥物:

1

抗菌藥

由於致病微生物不受人體衰老的影響, 因此抗菌藥物的劑量一般不必調整, 但需注意老年生理特點, 其體內水分少, 腎功能差, 容易在與青年人的相同劑量下造成高血藥濃度與毒性反應。 對腎與中樞神經系統有毒性的抗菌藥物, 如鏈黴素、慶大黴素,

應儘量不用。 此類藥更不可聯合應用。

2

可的松類藥

老年人常有關節痛, 如類風濕性關節炎、肌纖維炎(風濕), 因而服可的松類藥。 而老年人常患有骨質疏鬆, 再用此類激素, 可引起骨折和股骨頭壞死, 特別是股骨頸骨折, 故應儘量不用, 更不能長期大劑量治療, 如必須應用, 須加鈣劑及維生素D。

3

解熱鎮痛藥

如吲哚美辛、保泰松、安乃近等, 容易損腎臟, 而出汗過多又易造成老年人虛脫, 應用時要特別注意。

4

利尿藥

雖可以降壓, 但不可利尿過猛, 否則會引起有效迴圈血量不足和電解質紊亂。 噻嗪類利尿劑不宜用於糖尿病和痛風患者。 老年人在降壓過程中容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 應注意觀察血壓變化, 不能降得太低或過快。

最好不用利血平, 因其能加重老年人的抑鬱症狀。 老年人利尿降壓宜選用吲達帕胺。

藥劑科主管藥師 雷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