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避免5大誤區 科學合理健康的養生

導語:寒冷的冬天裡我們在養生的同時也要注意一些小細節, 不要讓這些影響到你的健康, 下面就讓小編帶領你們去認識這些小錯誤, 順便學習一下正確的養生方法吧。

誤區一:戴口罩防感冒

實際上, 鼻子吸進的冷空氣在進入肺部時已經接近體溫。 人體的這種生理功能與生俱來, 並能通過鍛煉得到增強, 使人的耐寒力明顯提高。 戴口罩人為地阻止了這種生理功能本應得到的鍛煉, 使人的抵抗力變差, 稍微受寒反而容易感冒。

誤區二:喝白酒可禦寒

不少人以為喝白酒可以禦寒。 實際上, 人喝酒後, 受酒精刺激, 血管擴張, 身體的熱量會大量釋放, 所以會有發熱的感覺, 但這種感覺會很快消失。 尤其是熱量釋放到一定程度時, 人反而會感覺冷。 棉襖、羽絨服之所以具有持久的禦寒能力, 是因為它們能減少熱量的流失, 而酒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

它們本身不但不會產生熱量, 反而會造成熱量的揮發。

誤區三:衣服穿得越多越好

衣服本身不會產生熱量, 只起到隔離的作用, 它緩衝了外面冷空氣和體表熱空氣之間的對流, 使人體的熱量得以保存。 從生理學角度看, 穿衣過多會抑制身體體溫調節機能的適應性, 減弱人體的禦寒能力。 所以, 冬天穿衣只要達到適宜的厚度即可。



誤區四:從室外進屋先暖手和腳

許多人從寒冷的室外進入室內時, 首先把凍僵的手腳放到取暖器邊烤或用熱水泡, 其實這一冷一熱的驟然交替對手腳極為不利, 很容易使手腳生凍瘡。 正確的方法是, 手腳相互摩擦, 使表皮溫度自然回升, 然後再用熱水泡, 放到取暖器邊烤。

誤區五:關緊門窗感冒少

有些人一到冬天就整日門窗緊閉, 以為這樣屋內溫度高, 人不容易感冒。 其實不然。 專家介紹, 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500餘種化學物質, 而僅從呼吸道排出的就有149種之多。 空氣中有大量的細菌、病毒、二氧化碳和灰塵, 在這樣的空氣中,

人容易感冒、咳嗽, 所以應該經常開窗, 保持空氣新鮮。

冬季養生小食物:

多食禦寒食物

在寒冷的冬季, 往往使人覺得因寒冷而不適, 而且有些人由於體內陽氣虛弱而特別怕冷。 因此, 在冬季要適當用具有禦寒功效的食物進行溫補和調養, 以起到溫養全身組織、增強體質、促進新陳代謝、提高人體防寒的能力, 維持機體組織正常功能, 抗拒外邪、減少疾病的發生。 祖國醫學認為, 在冬季應吃性溫熱禦寒並補益的食物。 如羊肉、狗肉、甲魚、麻雀、蝦、鴿、鵪鶉、海參、枸杞、韭菜、胡桃、糯米等。



增加產熱營養素

由於冬季氣候寒冷, 機體每天為適應外界寒冷環境, 消耗能量相應增多, 因而要增加產熱營養素的攝入量。 產熱營養素主要指蛋白質、脂肪、碳水合化物等, 因而要多吃富含這三大營養素的食物, 尤其是要相對增加一些脂肪的攝入量, 如在吃葷菜時適量放入一點點肥肉, 在炒菜時多放些烹調油等。

補充蛋氨酸

蛋氨酸可通過轉移作用, 提供一系列適應耐寒所必需的甲基。 寒冷的氣候使人體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

脂肪代謝加快, 而合成肌酸、脂酸及人體內氧化所釋放出的熱量都需要甲基, 因此, 在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 如芝麻、葵花籽、乳製品、酵母、葉類蔬菜等。

維生素不能少

由於寒冷氣候使人體氧化產熱加強, 機體維生素代謝也發生明顯變化。 如增加攝入維生素A, 以增強人體的耐寒能力。 增加對維生素C的攝入量, 以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 並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 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胡蘿蔔、深綠色蔬菜等食物, 維生素C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等食物。

礦物質要適量

人怕冷與機體攝入礦物質量也有一定關係。 如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 可直接影響人體的心肌, 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補充鈣可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含鈣豐富的食物有牛奶、豆製品、海帶等。食鹽對人體禦寒也很重要,它可使人體產熱功能增強,因而在冬季調味以重味辛熱為主,但也不能過鹹,每日攝鹽量最多不超過6克為宜。

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補充鈣可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含鈣豐富的食物有牛奶、豆製品、海帶等。食鹽對人體禦寒也很重要,它可使人體產熱功能增強,因而在冬季調味以重味辛熱為主,但也不能過鹹,每日攝鹽量最多不超過6克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