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親身母親被兒子暴打:都怪你,讓你這樣教育我

導語:小時候經常聽說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打, 使勁打, 用力打。 後來知道這是家庭暴力, 是不被法律所允許的。 於是家庭暴力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 可是隨著社會的發展, 孩子打罵父母的事情卻越來越多。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這種事情背後反映的家庭教育到底是什麼樣的?我們應該從這類事情中反思什麼呢?或者我們究竟應該怎樣才能阻止這類事情的發生呢?

故事發生在這樣一個單親家庭裡, 12歲的唯一的兒子對母親拳打腳踢, 並且伴隨著侮辱性的言語。 母親淚如雨下, 抱怨自己養了一個不爭氣的壞孩子。

面對記者的採訪, 兒子並沒有對自己的行為產生任何愧疚, 反而聲稱母親活該這樣。

到底為什麼孩子會對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的母親這樣怨恨呢?原來兒子稱, 自己小時候的時候經常被母親拿繩子捆住, 並且拿尺子進行鞭打。 母親也承認了這個事實, 說自己只是想規範兒子日常行為。 可是母親並沒有想到這樣的教育方式卻令自己的孩子產生了自卑並且憎恨。 長時間的壓抑使兒子接近奔潰的邊緣, 對母親的恨意也更加強烈, 所以走上了不理智的道路。

這個事件從側面反映了家庭教育方式的重要性。 母親用不合適的做法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使孩子產生了極大的逆反心理,

並且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產生了傷害, 致使孩子同樣有了更加極端的想法, 並且報復在自己母親身上。 這樣的事情是可悲的, 母親的出發點是好的, 但是卻用錯了方式。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一個正確的方式是必須的, 要採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來適當的引導他, 而不是採用孩子厭倦的方式逼迫他, 這樣的後果都是很不堪設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