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第363期:營養專家盤點各地特色臘八粥哪家強

每年農曆的十二月初八是臘八節, 屬於我國的傳統節日, 民間素有“過了臘八就是年”的說法。 “臘八”源自古代人們祭祀神靈、祈求豐收的習俗。 相傳這一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 又稱為“法寶節”。

過臘八必不可少的是臘八粥, 臘八這天家家戶戶都熬“臘八粥”喝;有的地方, 不僅要喝粥, 還要將“臘八粥”甩灑在門、籬笆、柴垛等上面, 以祭祀五穀之神。

天寒地凍臘八粥, 暖暖親情湧心頭。 一碗臘八粥寄託了人們許多祝福。

各地臘八粥的特色

“臘八”熬粥、喝粥的習俗, 在我國江南、東北、西北地方仍保留, 南方地區偏少。

臘八粥中蘊含的意義相似, 但各地臘八粥的組成和做法卻各有特點。

北京的臘八粥: 一般在白米裡加入N種食材, 包括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紅棗、蓮子、核桃等。 粥的煮法也有講究, 按照傳統, 從臘月初七晚上半夜開始熬, 再用微火燉, 一直燉到第二天清晨。

山東的臘八粥: 以粳米為主, 配上蓮子、百合、栗子、紅棗、薏米、桂圓等熬制, 盛入碗裡還要加些雕刻成各種形狀的水果, 點綴出來樣式好看。

山西的臘八粥: 又叫“甜飯”, 以小米為主, 加上黃米、江米、豇豆、小豆、綠豆、小棗、紅薯、花生、柿餅, 摻在一起煮粥, 備受當地人喜愛。

甘肅的臘八粥: 多數地區臘八粥與北方相同, 在有些地區講究過“素臘八”, 用大米摻上扁豆熬成稠飯,

煮熟後配炸饊子、麻花同吃。

寧夏的臘八粥: 除了大米和豆類, 特色之處在於配上土豆, 並用小麥面或蕎麥面做成的“麥穗狀”或小圓蛋的“雀兒頭”加入煮制, 出鍋時倒入蔥花油, 鹹淡可口。

陝北的臘八粥: 俗稱“燜飯”, 一般以陝北黃軟米或酒谷米為主, 加上各種豆類, 湊足八種。

江蘇的臘八粥: 分甜粥和鹹粥兩種口味, 甜粥中加糖, 鹹粥裡加入青菜和油。

浙江的臘八粥: 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芡實、蓮子、紅棗、桂圓肉、荔枝肉等, 香甜味美。

四川的臘八粥: 除了花生、肉丁、黃豆、蠶豆之外, 還會加入白蘿蔔等, 做法多種, 口味多樣:酸鹹麻辣。

常喝粥, 促營養

各地臘八粥的用料雖不盡相同, 但基本都是五穀雜糧的大雜燴, 常見主料包括:大米、小米、小麥、玉米、高粱米、紫米、薏米、黃豆、紅豆、綠豆、紅棗、花生、蓮子、桂圓、枸杞、栗子、核桃仁、杏仁、葡萄乾等。

從營養學角度來看, 臘八粥營養豐富, 糧穀類除了供能, 還可以提供充足的B族維生素等;雜豆中富含膳食纖維及礦物質等;各類果仁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等。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 每天要吃穀薯類食物250-400克, 其中全穀類和雜豆類50-150克, 薯類50-100克。 說實話, 如果不是天天喝粥, 要想達到這個目標還不太容易。 【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作者介紹: 馬冠生, 博士,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教授, 博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 從事營養與健康研究27年。 現任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委員,

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婦女兒童問題專家, 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專家委員會委員, 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試點專案專家組組長, 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 2013第六屆中國健康年度總評榜健康傳播風尚人物, 2012年獲首屆科學傳播人頒獎盛典授予的“科學傳播年度人物”獎, 人民日報健康時報社“健康中國2012·十大年度人物獎”, 中國營養學會2008年至2010年度營養科普工作個人一等獎。

搜索微信公眾號:guansheng_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