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泡澡時候勿忘“無感溫度”

熱水泡澡能出汗, 同時會把體表的“冰”融化掉一部分, 形成皮損暫時減輕的表像。 因水溫越高越容易出汗, 故很多患者想當然地採用了高溫泡澡法。

事實上, 泡澡應選“無感溫度”——溫度高了對皮損似乎有好處, 但對皮膚卻有壞處。 很多時候, 高溫洗浴會帶來“紅皮病”的嚴重後果;而溫度低了, 又容易感冒, 且使體表的“冰”更加加重。

相對於熱和涼來講, 溫屬於中間狀態, “無感溫度”就是溫的。 在泡澡上, “無感溫度”深得中醫之“中”的精髓。

廣汗法的目標是“正常的出汗”。 若忘記了廣汗法的中和醫學、自然療法的本質,

而只知道出汗可以緩解皮損, 對醫生和患者來說都是比較危險的。

2014年春節, 很多患者都按照筆者的安排“停用藥物、加強鍛煉”2~3周, 絕大多數都平安地度過了這個不用喝藥的春節。 但是, 有兩名患者卻出現了問題:一名在泡浴後全身多處皮膚出現紅斑、腫脹, 被某醫院診斷為“紅皮病型銀屑病”收住院;另一名則因腿部瘙癢而採用洗浴止癢法, 出現雙小腿紅斑、腫脹、滲液。

這兩名患者出現問題的原因不在於泡浴和洗浴, 而在於溫度過高。 很多時候, 慢就是快, 而欲速則不達。 短暫的高溫浴的確可以暫時止癢、貌似使皮損變薄, 但同時卻帶來了“紅皮病”及“皮炎”等惡果, 可謂得不償失。

廣汗法治療的目標在於讓偏離正常的人體慢慢恢復人體的自然,

用的都是舒服的、不過分的、符合人體自然的方法。 因此, 在洗浴方面強調“無感溫度”, 前車之鑒, 應當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