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揭這樣減肥當心容易得脂肪肝

人體的肝臟是沒有脂肪細胞的, 通常情況下, 脂類物質在肝臟內和載脂蛋白結合形成脂蛋白, 之後進入血液, 成為血漿中蛋白質的主要組成部分。 當這一過程不能順利進行時, 不能有效結合的脂類物質就會沉積在肝細胞內, 形成肝細胞脂肪樣變, 即脂肪肝。

肝臟代謝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 都能導致脂肪肝。 過多的脂質、過少的載脂蛋白、肝臟合成能力下降, 都是脂肪肝形成的原因。 一般來說, 以下六類人群是脂肪肝的易發者, 應高度重視:

1.太胖的人。 當脂類物質過多時, 肝臟載脂蛋白不足以結合全部的脂質, 剩餘脂質沉積在肝細胞內形成肥胖性脂肪肝。 這類脂肪肝在體重得到控制後, 往往會逐漸好轉乃至消失。

2.愛喝酒的人。 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肝臟合成功能下降所致。 研究顯示, 75%~95%的長期嗜酒者存在脂肪浸潤。 每天飲酒80克~160克的人, 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率比不飲酒人群增長5~25倍。

3.快速減肥的人。 禁食、過度節食或其他快速減輕體重的措施都導致體內沒有足夠的糖用以分解功能, 進而引起脂肪分解量短期內大量增加, 肝臟“工作量”激增, 損傷肝細胞, 影響其脂蛋白合成能力, 導致脂肪肝。

4.營養不良的人。 營養不良導致體內蛋白質缺乏, 不能形成足夠的載脂蛋白, 脂類物質不能變成脂蛋白進入血液, 故而沉積於肝細胞內, 最終形成脂肪肝。

5.糖尿病患者。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約有50%的糖尿病患者合併脂肪肝, 50%~80%的患者合併肥胖, 患者血漿胰島素水準與血漿脂肪酸增高。 脂肪肝既與肥胖程度有關, 又與過度攝入脂肪或糖類有關。

6.藥物濫用者。 肝臟擔負著分解藥物的作用,

某些藥物或化學毒物如四環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嘌呤黴素、環已胺、吐根堿以及砷、鉛、銀、汞等也會傷害肝臟。 需注意的是, 降脂藥也可干擾脂蛋白的代謝, 長期濫用也會增加藥物性脂肪肝形成的幾率。

大部分的脂肪肝並沒有症狀, 往往由常規體檢發現。 嚴重的脂肪肝可能出現類似肝炎的表現, 出現食欲不振、疲倦乏力、噁心、嘔吐、肝區或右上腹隱痛等症狀。 一部分脂肪肝可合併一定程度的肝功能異常, 查體表現為轉氨酶升高。 需提醒的是, 症狀不明顯, 並不代表脂肪肝對身體沒有傷害, 任其發展, 脂肪肝可能發展成為肝硬化, 甚至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