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天氣驟冷 冠心病養生四小點

冠心病心絞痛, 中醫稱為“胸痹心痛”, 這類疾病對寒冷的刺激很敏感, 多在天氣變化、驟遇寒涼時發病。 因為寒冷可使體表小血管收縮、痙攣, 血流速度減慢, 血液黏滯度增高, 心臟負擔加重, 從而間接地引起冠心病發作。 同時, 寒冷的刺激還可以直接引起冠狀動脈痙攣, 導致心肌缺血、缺氧, 誘發心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等冠心病。 目前我國很多地區進入大幅度降溫的時段, 成冠心病的高發季節, 因此, 中老年人群尤其冠心病患者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冬季養生。

起居規律

冬季養生要注重“藏”, 應做到“早臥晚起,

必待日光”, 避免熬夜工作, 臨睡前不宜看緊張、恐怖的小說和影視劇。 午間要小睡半小時, 有助血壓下降, 心率減慢, 有利於冠心病的康復。 清晨是發生心梗和粹死的“魔鬼時刻”。 起床前可先在床上躺30秒, 再坐起30秒, 再撐床站30秒。 外出活動要避寒, 做到溫固護陽氣, 根據氣溫變化, 隨時添加衣服。 穿衣應遵循輕便的原則。 否則, 衣服和鞋子過度厚重也會增加心臟負擔, 加重病情。

精神調攝

人的精神情志是由心所主宰的, 情志變化對心的影響最大。 冠心病患者大多與痰濕、瘀血、氣鬱的體質有密切關係。 常有心煩、急躁、健忘、苦悶等症狀, 三種體質可同時出現, 或其中兩種兼而有之, 易導致孤獨或焦躁的不良心態。 情志調節方面,

應培養愉悅的情緒, 塑造開朗樂觀的性格、處事隨和、克服偏執、不苛求他人、精神愉快則氣血和暢, 營衛流通, 有利於體質的改善。

飲食調養

冬季人體陽氣潛藏, 生理活動有所收斂、減慢, 營養物質貯存體內, 滋養五臟, 冬季又與“腎”相應, 而五味中的鹹入腎, 鹹味有補益陰血、軟堅散結的功效。 根據“冬季養腎”的原則, 冬季宜適量多食鹹味食品, 如海帶、紫菜、海蜇等。 此外, 冬季應多食溫熱護陽之品, 以抵禦寒冷, 如多食羊肉、牛肉、桂圓、核桃、栗子、大棗、山藥、木耳、胡蘿蔔、油菜、芥菜、韭菜等, 少吃寒冷食物, 如螃蟹、海蝦、西瓜、葡萄等。

體育鍛煉

冬季鍛煉必不可少, 因為鍛煉可增加熱量產生, 使氣血流暢、迴圈無阻、新陳代謝加快、軀體溫暖。 除遇到暴雪、大風、驟冷和其他惡劣氣候外,

儘量要做戶外活動, 選擇上午、下午等日照充足的時侯, 打太極拳、乒乓球、健身操、散步等。 運動要量力而行, 使全身氣血流通, 以不增心率為宜, 心率明顯增加時, 應該休息片刻使心率逐漸恢復正常。 若激烈運動時伴有胸悶、氣短、咳嗽、胸痛等症狀, 應及時停止運動, 避免症狀加重。 運動後要及時穿上衣服, 以免著涼感冒加重病情。

除此之外, 在養生調理的基礎上, 配以膏方調治, 扶正祛邪, 可以發揮很好的康復作用, 這也是幾千年來中醫治未病思想的體現。 冠心病患者要堅持服藥, 定時就診, 不要疏忽大意, 及時發現變化苗頭, 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