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皂角刺的功效與作用 消腫排毒防癌抑癌

導語:皂角刺也叫皂角針, 是皂莢樹的棘刺。 性味辛、溫, 可消腫排毒, 中醫臨床用於癰疽腫毒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一般表現為膿未成者可消, 膿已成者可使之速潰。 現代抗癌藥理研究表明, 皂角刺具有抗癌抑癌活性。

皂角刺的功效和作用:

癰疽腫毒, 瘰鬁, 瘡疹頑癬, 產後缺乳, 胎衣不下, 癘風。

抗癌作用

1、體外試驗, 熱水浸出物對JTC-26抑制率為50-70%。

2、體內實驗, 對濁鼠肉瘤-180有抑制活性的作用。 煎劑用平板打洞法,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劑60g/kg灌胃對肉瘤-180的抑制率為32.8%。

皂角刺的治病配方:

1、治癰疽惡毒。 外發內發, 欲破未破, 在四肢肩背肚腹之外者, 則痛極大腫, 在胸膈腰脅肚腹腸胃之內者, 則痛極大脹:皂莢刺飛尖一兩, 乳香、沒藥、當歸、川芎、甘草各二錢, 白芷、花粉、金銀花各五錢。 水、酒各二碗, 煎一碗半。 毒在上, 食後服;毒在中半飽服;毒在下空心服。 未成可消,

已成即潰。 (《醫鑒初集》)

2、治癌瘭惡瘡。 皂角刺(燒存性, 研)、白及少許, 為末, 敷之。 (《仁齋直指方》)

3、治婦人乳癰。 皂角刺(燒存性)一兩, 蚌粉一錢。 和研, 每服一錢, 溫酒下。 (《仁齋直指方》)

4、治瘡無頭者。 皂角刺(陰乾燒灰), 為末, 每服三錢, 酒調, 嚼葵菜子三、五個, 前藥送下。 (《儒門事親》)

5、治痔疾, 肛邊癢痛不止。 皂莢刺二兩(燒令煙盡), 臭樗皮一兩(微炙), 防風一兩(去蘆頭), 赤芍藥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 去瓤)。 上藥, 搗羅為末, 用釅醋一斤, 熬一半成膏, 次下餘藥, 和丸, 如小豆大, 每於食前, 煎防風湯下二十丸。 (《聖惠方》皂莢刺丸)

6、治腹內生瘡在腸髒。 皂角刺不拘多少, 好酒一碗, 煎至七分, 溫服。 不飲酒者, 水煎亦可。 (《藺氏經驗方》)

7、治大風癘瘡。 體廢肢損, 形殘貌變者:皂角刺飛尖一斤(微炒,

研為極細末), 赤鏈蛇一條(切碎, 酒煮, 去骨取肉, 焙), 胡麻仁三兩, 生半夏二兩, 真鉛粉一兩。 俱炒燥, 研為末, 和皂莢刺末, 一總水泛為丸, 如綠豆大, 曬乾, 入淨磁瓶內。 每早晚各服三錢, 白湯下。 (《本草匯言》)

8、治胎衣不下。 皂角刺燒為末, 每服一錢, 溫酒調下。 (《婦人良方補遺》)

9、治小便淋閉。 皂角刺(燒存性)、破故紙等分。 為末, 無灰酒服。 (《聖濟總錄》)

10、治小兒重舌。 皂角刺灰, 入樸硝或腦子少許, 漱口, 摻入舌下, 涎出自消。 (《聖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