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外出就餐別吃3種菜 當心熱量比肉高

素菜一定是安全食品嗎, 素菜是以植物類、菌類食物為原料制成的菜肴, 大家知道有的菌類是不能食用的, 植物類素菜也不一定都能食用, 而且還要看食用者的自身情況。

“肉差不多了, 再點些素菜吧。 ”在餐館吃飯, 咱們得兼顧口福和健康不是?“素菜我要地三鮮”, “我要干煸豆角”, 這樣一頓葷素搭配的美味, 營養合理嗎?“洗過‘油鍋澡’, 再健康的素菜也變得不健康了。 ”營養師表示, 有些菜雖是素菜, 但一過油, 熱量比肉還高。

外出就餐不要吃3種素菜

1、地三鮮

地三鮮的主要食材是土豆、茄子、青椒。 土豆經過高溫油炸后,

會生成丙烯酰胺等致癌物;茄子富含維生素P和抑制角苷, 常吃能降血脂, 但具有超強的吸油能力。

2、過油茄子

過油茄子, 簡直變成了一個個小油包;青椒經過油鍋“洗禮”, 維生素c差不多也消耗殆盡了。

3、干煸豆角

干煸豆角, 聽起來似乎與過油無關, 其實也多半是油炸過的。 過油的干煸豆角不僅熱量超標, 還存在安全風險。 豆角如果不徹底做熟, 就可能導致食物中毒。 而在油炸時, 豆角可能外焦里生。

營養師表示, 點素菜要遵照“兩少兩多”原則。 “少放點油, 少加點鹽。 “兩多”則是, 多選當季菜, 多選涼拌菜、蒸燉菜等。

大家在外就餐時, 要注意以下兩點

(1)菜好看可能有色素。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 自己在家炒肉時, 無論廚藝多好, 牛肉炒后就是褐色的,

豬里脊肉就是灰白色的。 這是因為加熱后, 肉中的血紅素被氧化, 就會變成褐色或淺灰褐色。 而在餐館中, 肉菜顏色卻很鮮艷。 這是因為, 有些餐館在炒肉菜前, 會給肉制品“化妝”, 使用發色劑——亞硝酸鹽, 這樣炒出來的肉質鮮嫩, 顏色也很好看。 有的餐館制作“三黃雞”也會加入色素, 讓肉看起來更鮮黃。 還有一些涼菜, 像海帶、海白菜、貢菜等, 也是加了相應的人工合成色素, 看上去更新鮮、漂亮。

廚師做的菜可能比自家做的好吃, 但食物的顏色卻無法改變。 現在很多飯店菜譜都帶圖片, 那些看起來過于鮮艷的菜, 還是少點為妙。

(2)鮮榨果汁不劃算。 很多人覺得, 平時五六塊錢的飲料一進餐館, 少說也得十塊錢, 點起來太虧。

其實, 可樂、橙汁等飲料雖說到餐館里漲了價, 但其實是最劃算的。 餐館的真正暴利來自鮮榨果汁, 少數不良商家甚至會用香精勾兌。 一兩個水果, 加上增稠劑、果味香精, 再倒入純凈水, 放入榨汁機攪勻, 就成了一杯以假亂真的鮮榨果汁。 拿水分最多的水果西瓜為例, 一整個大西瓜都未必能榨出一扎果汁, 其他水果就更不用說了。

點瓶裝飲料是性價比最高的。 出于健康考慮, 零熱量的茶水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