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澱粉樣變性腎炎怎麼回事?

澱粉樣變性腎病是蛋白異常折疊形成澱粉樣物繼而異常沉積累及腎臟的一類代謝性疾病, 臨床表現為大量蛋白尿、腎病綜合征, 甚至出現腎衰竭。 下面就來具體介紹一下。

體而言, 澱粉樣變性腎病屬於中醫學“水腫”範疇, 但又獨有一些特點。 國醫大師鄭新認為, 對一般水腫的辨證論治需要把握三個病機特點:水、虛、瘀。 而鑒於澱粉樣變性腎病的臨床表現要點為:水腫、乏力、蛋白尿、死亡率高, 故概括其證候要點應為四點:腫、虛、濁、毒。

“腫”多系水液代謝的病理產物積聚, 與水相關臟腑腎、脾、肺的代謝失調, 治之可從瘀、從血、從水, 既往醫家多有敘述, 在此不贅述。

“虛”因本病為系統性疾病, 累及全身各臟器組織, 而相關組織器官一旦失去其正常的物質基礎,

代謝功能“不謀其政”, 精微物質難以生成, 元氣難以生髮, 五臟元精難以養成, 故要培本清源, 去濁揚清。

對“濁”的認識來于患者脾腎虧虛, 溫運氣化無力, 加之患者嗜食辛溫之品, 堆積中焦, 一派穢濁, 故此類患者舌苔多黃厚膩, 帶穢濁之氣。 現代醫學認為, 此病源於澱粉樣蛋白的異常堆疊和產生, 包括各種炎症介質, 也屬於精微物質的異常變化。 結合中醫觀點, 水濕痰飲變生痰濁, 國醫大師鄭新以為, 水液代謝病理產物所導致新的疾病, 歸為兩類:“脈道”之外為“痰”, “脈道”之內為“濁”。 可以說是對這一病理過程的精准概括。

論治此“濁”, 首當瀉腑排濁、推陳出新, 應重用白術30~50克健脾利腑, 可加火麻仁30克, 生大黃5~10克;還要加芳香化濁之品,

如紫蘇、藿香;濁積難化, 阻礙三焦, 要加桔梗、枳殼升清降濁, 出入氣機, 或加升降散;濁積熱生, 消解中焦無形邪熱加梔子豉湯, 匯出濕熱加龍膽草、茵陳;熱盛更要加強泄熱之品如忍冬藤、魚腥草、黃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