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腦卒中後別鬆懈 半年之內防復發

目錄:

第一章:腦卒中半年內防復發

第二章:預防胰腺癌:日常飲食要注意

第三章:胰腺癌患者飲食應兼顧營養和易消化

編者按:很多腦卒中的患者以為病癒後就不會再復發了。 其實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 很多腦卒中的患者都有二次卒中的事件, 甚至有人發過三次。 這是為什麼呢?

腦卒中半年內防復發

“大夫, 我為什麼又犯腦卒中了?”一位年僅29歲的腦卒中患者走進診室, 小心翼翼地問在場的神經專科醫生, 醫生很吃驚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小夥子, 心裡犯嘀咕:小夥這麼年輕為何就得了腦卒中,

而且半年之內又犯了第二次, 隨後, 醫生詳細詢問了小夥的情況, 終於弄請了緣由。

小夥子屬肥胖族, 體重大約有250斤, 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有吸煙飲酒等不良嗜好, 是腦卒中發生的高危人群, 半年前他發生了一次腦卒中, 沒有留下什麼後遺症。 此後也沒太重視, 不按時服用降壓藥, 降糖藥、降脂藥, 繼續吸煙飲酒, 生活極不規律。

6個月內易復發

很多人首次腦卒中後只關注治療, 卻沒重視腦卒中的二級預防, 尤其是那些第一次卒中沒有帶來後遺症的患者。

所謂腦卒中的二級預防, 是針對發生過一次或多次腦卒中的患者。 首次卒中後6個月內是卒中復發危險性最高的階段, 所以在卒中首次發病後有必要儘早開展二級預防。

其目的是為了預防或降低再次發生卒中的危險, 減輕殘疾程度。

春季是腦卒中的高發季節, 因為溫差較大, 容易刺激小血管收縮。 近段時間.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內科腦卒中復發者明顯增加。 最新的中國卒中登記研究資料表明, 一年的卒中復發率高達20%, 且卒中復發一次患者病情就加重一次。

二級預防不可鬆懈

卒中的二級預防包括:

控制危險因素

卒中的危險因素很多, 主要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煙、大量飲酒、房顫等。 其中血壓的控制需要選擇個體化藥物治療, 堅持服藥, 保持血壓穩定, 切勿不規律服藥導致血壓波動。 對於糖尿病患者應嚴格控制血糖, 定期檢測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 控制糖化血紅蛋白小於7%。

已有研究表明, 和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關係密切的是總膽固醇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越高越好, 而腦梗死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水準最好能夠降低原來的一半以上, 因此腦梗死患者即使檢查血脂正常, 也需要口服相關降脂藥物。 同時許多研究表明有些降脂藥物如他汀類降脂藥物不僅能降脂, 而且能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阻止斑塊脫落。 另外, 吸煙患者需徹底戒煙, 大量飲酒的患者需控制飲酒量, 當然能不飲酒就更好, 而從不飲酒的患者不鼓勵飲酒, 包括飲用紅酒。

生活方式提示

對於腦梗死患者, 除了徹底戒煙和控制飲酒量外, 控制體重和適當鍛煉也是必不可少的。

飲食方面要減少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 食鹽攝入每天控制在6克以下, 膳食營養要均衡, 多吃蔬菜、水果和穀類食品。 同時堅持鍛煉, 每天至少進行30分鐘中度體力活動, 例如散步、慢跑、太極拳、騎自行車等, 每週5-7次, 避免劇烈運動。 另外, 作息規律, 不過度勞累, 保持心態平和, 儘量避免情緒波動。 如果有卒中後焦慮抑鬱的患者應加用抗焦慮抑鬱藥物治療。

堅持藥物治療

如沒有抗血小板藥物的禁忌症, 比如嚴重的胃腸道潰瘍、血液系統疾病等, 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患者需終生口服抗血小板凝聚的阿司匹林等藥物, 預防腦梗死復發, 具體用藥遵照醫囑。 注意有無出血傾向, 如胃腸出血、鼻出血等。 大部分患者均可耐受上述抗血小板藥物,

極少發生出血情況。

如果是因為房顫引起的腦栓塞患者, 需要長期服用抗凝藥物, 並且定期抽血監測凝血象, 要嚴格遵醫囑用藥, 保證凝血指標控制在一定範圍(國際標準化比值INR在2.0至3.0之間)。

定期門診複查

腦卒中患者應定期複查, 除了定期檢查血壓、血脂、血糖外, 腦梗死患者建議每3-6個月複查頸部血管超聲和經顱多普勒超聲, 這兩個超聲的目的是觀察患者顱內外血管的情況, 包括血管是否狹窄或者狹窄率是否增加, 斑塊是否增加或者是否穩定。 如頸內動脈狹窄超過70%以上並且有相應的卒中症狀時, 可考慮進行頸內動脈剝脫手術或者支架介入治療。

另外腦卒中患者要儘量避免一些復發的誘因,

比如各種原因的脫水, 大量腹瀉或者嘔吐可以導致血液濃縮, 容易增加腦梗死的復發幾率;寒冷天氣刺激小血管收縮也容易導致腦梗死的發生, 時令初春乍暖還寒, 腦梗死患者外出需要注意頭頸部保暖。

總之, 腦卒中的患者一定不能忽視卒中的二級預防, 只有堅持控制危險因素, 堅持口服藥物的治療, 堅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堅持定期複查, 才能最大程度的預防卒中復發, 從而遠離卒中, 不再受到卒中的糾纏。

預防胰腺癌:日常飲食要注意

受訪專家:白曉楓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腹部外科 副主任醫師

胰腺癌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 目前普遍認為以下幾類人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

●年齡超過40歲的男性

●排除肝、膽、胃腸等疾病, 伴有非特異性腹痛、腹脹的患者

●短期內出現不明原因消瘦、食欲下降者

●有癌症家族史、吸煙酗酒史者

●急、慢性胰腺炎患者

●無肥胖並產生胰島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

●身體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者

造成肥胖的原因雖然有很多,但飲食和缺乏身體活動是最主要的原因。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從飲食方面預防被稱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呢?

1、多吃水果、蔬菜

研究表明:每天食用一定數量和種類的水果、蔬菜可以降低患胰腺癌的風險。水果是維生素C和其他抗氧化劑(如類胡蘿蔔素、酚類、類黃酮)以及其他具有潛在生物活性的植物化學物質的來源。多吃新鮮的綠色蔬菜可以幫助清除體內堆積的“垃圾”,暢通腸胃,自然可以幫助預防胰腺癌的發生。需要注意的是,吃生的蔬菜比煮熟的蔬菜效果更佳。

2、多吃富含葉酸、硒、鎳的食物

研究表明:葉酸攝入較高的人群發生胰腺癌的風險要低於攝入低的人群。含有葉酸的食物有蔬菜、水果和動物肝臟;進食含有豐富的硒與鎳的食物也有助於降低患胰腺癌的風險。蘆筍、豆類、蘑菇、梨、扁豆和茶葉等食物都富含鎳;而硒元素對人體免疫功能和生育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還能預防細胞、組織受到損傷,像巴西豆、葵花子、雞蛋以及金槍魚和沙丁魚等部富含硒。

3、少吃煙熏肉食

《英國癌症雜誌》刊登瑞典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吃l根香腸或2片鹹肉會使患胰腺癌的危險增加20%。科學家發現,即使相對較少量的加工肉食也會增加胰腺癌的風險。分析結果發現,如果每天吃50克加工肉食(相當於每天吃幾片火腿或義大利香腸、1個熱狗或香腸、或2片鹹肉),那麼患胰腺癌的危險會增加19%。每天攝入100克加工肉食(相當於1個小漢堡)會導致胰腺癌危險增加38%。而每天攝入150克加工肉食,胰腺癌的危險就會增加57%。

4、限制紅肉攝入

研究發現,增加紅肉的攝入會增加患胰腺癌的風險。紅肉含血紅鐵素,游離鐵離子可產生自由基。高溫烹調時,紅肉可產生雜環胺和多環芳烴。排骨和牛排等普通紅肉會增加男牲患癌症危險,但不會增加女性患癌症危險。世界癌症基金會發表指南,建議大眾每週紅肉和加工肉食攝入量限制在500克以下。

5、減少糖類攝取

癌細胞最喜歡的“食物”就是糖。日本《怎樣防治癌症》一書中指出,當血液流過腫瘤時,其中約57%的血糖都會被癌細胞消耗掉,成為滋養它的營養成分。《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指出,每天只要喝兩杯甜飲料,患胰腺癌的風險就會比不喝的人高出90%。國際上一般認為,每人每天糖的攝人量應在50克以內。

6、適當飲用紅酒

用來釀造紅酒的葡萄皮中,含有一種物質叫白藜蘆醇,對消化道癌症有一定預防作用。如果吃肉的時候喝杯紅酒,其中的多酚就可以防止肉在胃裡分解為有害物質。

胰腺癌患者飲食應兼顧營養和易消化

胰腺是非常重要的消化腺和內分泌器官,不僅通過分泌胰液來幫助機體攝入的營養物質消化、吸收,同時還通過分泌胰島素來調控體內血糖變化。因此,胰腺癌術後這兩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影響。胰腺癌患者術後主要以進食提供營養,但是不光要保證營養提供充足、均衡,還要顧及受損的消化功能,以易消化飲食為主。若疏忽了飲食的問題,患者易出現腹脹、腸梗阻等情況,有的甚至需要再次手術治療。

手術後飲食注意事項

在術後早期(一般是術後l—3天)是無法進食的,只能通過靜脈進行營養支持。多數患者在手術後4天左右開始恢復腸道功能,也就是經常說的排氣,這時可以少量飲溫水,觀察l天無異常後則可以給予無油流質飲食,如米湯、果汁等以刺激胃腸道恢復功能,同時可以飲用蘿蔔水促進排氣,後逐漸進食爛粥、優酪乳、爛面片、雞蛋羹等半流質和低脂普食,但牛奶和豆漿因為容易產氣應避免進食,此階段所給予的食物必須是容易消化的,經過適當粉碎,不宜大塊進食。必要時可以給予要素飲食,增加營養粉或營養液。現在臨床上多以通過營養管進行腸內營養來代替術後自主進食,注意營養液直接滴注入小腸,不宜過快,否則容易引起腹脹、嘔吐等不適。

出院後的居家飲食

病人出院後,則主要靠自己飲食進行營養調節,應少量多餐,逐漸加量並減少進餐次數。進食仍然以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在保證營養充足的基礎上,適當控制動物性脂類和蛋白質的攝入,因為過多的脂肪和蛋白質攝人會增加胰腺的負擔,導致消化不良和腹瀉,植物性油脂可提供必需脂肪酸及幫助脂溶性維生素吸收,是用油時較理想的選擇,橄欖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油脂含較多的單元不飽合脂肪,可天天適量使用。如果血糖正常或控制穩定,可以不刻意控制澱粉類食物的攝入。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或波動明顯,則應該在內分泌科醫生的協同下使用藥物加以調控。穀物根莖澱粉類,如米飯、麵食、燕麥片, 薏苡仁、紅豆、馬鈴薯、紅薯、玉米等,以未精製或加工的自然食材為較佳的選擇,可提供多種糖類、維生素E及B族維生素等營養素。魚、海鮮,及黃豆製品,其所含脂肪量較低。建議飲食中可較常選擇。

按照以上的飲食調節方法,多數患者能在術後3年可以恢復正常的飲食。但是在恢復過程中出現腹脹、消化不良、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時,應儘快到醫院諮詢治療,以免貽誤病情。

結語:像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這樣的人群就是腦卒中的高危人群。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特別小心,謹防誘發腦卒中。(文章原載于《家庭保健》《抗癌之窗》,刊號:2012/04,2012.03,作者:朱麗麗,白曉楓 ,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伴有非特異性腹痛、腹脹的患者

●短期內出現不明原因消瘦、食欲下降者

●有癌症家族史、吸煙酗酒史者

●急、慢性胰腺炎患者

●無肥胖並產生胰島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

●身體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者

造成肥胖的原因雖然有很多,但飲食和缺乏身體活動是最主要的原因。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從飲食方面預防被稱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呢?

1、多吃水果、蔬菜

研究表明:每天食用一定數量和種類的水果、蔬菜可以降低患胰腺癌的風險。水果是維生素C和其他抗氧化劑(如類胡蘿蔔素、酚類、類黃酮)以及其他具有潛在生物活性的植物化學物質的來源。多吃新鮮的綠色蔬菜可以幫助清除體內堆積的“垃圾”,暢通腸胃,自然可以幫助預防胰腺癌的發生。需要注意的是,吃生的蔬菜比煮熟的蔬菜效果更佳。

2、多吃富含葉酸、硒、鎳的食物

研究表明:葉酸攝入較高的人群發生胰腺癌的風險要低於攝入低的人群。含有葉酸的食物有蔬菜、水果和動物肝臟;進食含有豐富的硒與鎳的食物也有助於降低患胰腺癌的風險。蘆筍、豆類、蘑菇、梨、扁豆和茶葉等食物都富含鎳;而硒元素對人體免疫功能和生育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還能預防細胞、組織受到損傷,像巴西豆、葵花子、雞蛋以及金槍魚和沙丁魚等部富含硒。

3、少吃煙熏肉食

《英國癌症雜誌》刊登瑞典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吃l根香腸或2片鹹肉會使患胰腺癌的危險增加20%。科學家發現,即使相對較少量的加工肉食也會增加胰腺癌的風險。分析結果發現,如果每天吃50克加工肉食(相當於每天吃幾片火腿或義大利香腸、1個熱狗或香腸、或2片鹹肉),那麼患胰腺癌的危險會增加19%。每天攝入100克加工肉食(相當於1個小漢堡)會導致胰腺癌危險增加38%。而每天攝入150克加工肉食,胰腺癌的危險就會增加57%。

4、限制紅肉攝入

研究發現,增加紅肉的攝入會增加患胰腺癌的風險。紅肉含血紅鐵素,游離鐵離子可產生自由基。高溫烹調時,紅肉可產生雜環胺和多環芳烴。排骨和牛排等普通紅肉會增加男牲患癌症危險,但不會增加女性患癌症危險。世界癌症基金會發表指南,建議大眾每週紅肉和加工肉食攝入量限制在500克以下。

5、減少糖類攝取

癌細胞最喜歡的“食物”就是糖。日本《怎樣防治癌症》一書中指出,當血液流過腫瘤時,其中約57%的血糖都會被癌細胞消耗掉,成為滋養它的營養成分。《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指出,每天只要喝兩杯甜飲料,患胰腺癌的風險就會比不喝的人高出90%。國際上一般認為,每人每天糖的攝人量應在50克以內。

6、適當飲用紅酒

用來釀造紅酒的葡萄皮中,含有一種物質叫白藜蘆醇,對消化道癌症有一定預防作用。如果吃肉的時候喝杯紅酒,其中的多酚就可以防止肉在胃裡分解為有害物質。

胰腺癌患者飲食應兼顧營養和易消化

胰腺是非常重要的消化腺和內分泌器官,不僅通過分泌胰液來幫助機體攝入的營養物質消化、吸收,同時還通過分泌胰島素來調控體內血糖變化。因此,胰腺癌術後這兩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影響。胰腺癌患者術後主要以進食提供營養,但是不光要保證營養提供充足、均衡,還要顧及受損的消化功能,以易消化飲食為主。若疏忽了飲食的問題,患者易出現腹脹、腸梗阻等情況,有的甚至需要再次手術治療。

手術後飲食注意事項

在術後早期(一般是術後l—3天)是無法進食的,只能通過靜脈進行營養支持。多數患者在手術後4天左右開始恢復腸道功能,也就是經常說的排氣,這時可以少量飲溫水,觀察l天無異常後則可以給予無油流質飲食,如米湯、果汁等以刺激胃腸道恢復功能,同時可以飲用蘿蔔水促進排氣,後逐漸進食爛粥、優酪乳、爛面片、雞蛋羹等半流質和低脂普食,但牛奶和豆漿因為容易產氣應避免進食,此階段所給予的食物必須是容易消化的,經過適當粉碎,不宜大塊進食。必要時可以給予要素飲食,增加營養粉或營養液。現在臨床上多以通過營養管進行腸內營養來代替術後自主進食,注意營養液直接滴注入小腸,不宜過快,否則容易引起腹脹、嘔吐等不適。

出院後的居家飲食

病人出院後,則主要靠自己飲食進行營養調節,應少量多餐,逐漸加量並減少進餐次數。進食仍然以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在保證營養充足的基礎上,適當控制動物性脂類和蛋白質的攝入,因為過多的脂肪和蛋白質攝人會增加胰腺的負擔,導致消化不良和腹瀉,植物性油脂可提供必需脂肪酸及幫助脂溶性維生素吸收,是用油時較理想的選擇,橄欖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油脂含較多的單元不飽合脂肪,可天天適量使用。如果血糖正常或控制穩定,可以不刻意控制澱粉類食物的攝入。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或波動明顯,則應該在內分泌科醫生的協同下使用藥物加以調控。穀物根莖澱粉類,如米飯、麵食、燕麥片, 薏苡仁、紅豆、馬鈴薯、紅薯、玉米等,以未精製或加工的自然食材為較佳的選擇,可提供多種糖類、維生素E及B族維生素等營養素。魚、海鮮,及黃豆製品,其所含脂肪量較低。建議飲食中可較常選擇。

按照以上的飲食調節方法,多數患者能在術後3年可以恢復正常的飲食。但是在恢復過程中出現腹脹、消化不良、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時,應儘快到醫院諮詢治療,以免貽誤病情。

結語:像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這樣的人群就是腦卒中的高危人群。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特別小心,謹防誘發腦卒中。(文章原載于《家庭保健》《抗癌之窗》,刊號:2012/04,2012.03,作者:朱麗麗,白曉楓 ,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