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肝腹水的治療與護理

肝腹水也就是說肝臟裡面有一些積水, 肝臟裡面的積水會導致人的肝臟部位發生病變, 因此, 如果發現了肝臟裡面有積水, 就需要採用正確的醫療方法來抽調人體肝臟內的腹水。 只有抽調腹水徹底消滅病毒, 才能夠保證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 下面就來瞭解一下肝腹水的治療與護理。

肝腹水的治療方法

一方面, 西醫對症下藥:針對肝腹水情況下各項檢查指標的變化情況, 進行給藥或者手術治療。 簡單的說就是“一滅一放一降一補”, 所謂“滅”, 就是消滅乙肝病毒。 就是使用拉米夫定這種特效的藥物, 與病毒進行鬥爭,

並最終消滅這種病毒。 這樣就可以減緩肝臟纖維化的速度, 纖維化越嚴重, 硬化就越重, 所以這樣就可以使硬化的速度變慢, 還可以讓肝細胞少承受一些損傷。 所謂“放”, 就是放水, 可以使用利尿的藥物來進行治療, 通過用藥來降低水分和鈉,

嚴重時還可以手術排放已經形成的腹水。

所謂降就是藥物來實現使已經升高的門靜脈壓力降下來。 所謂補, 就是補充血漿白蛋白。 通過補, 幫助已經生病的肝臟完成其本應承擔的儲存、維護、調節和運輸的各項作用。

另一方面, 中醫逐本溯源:中華民族的傳統醫學更講究從病根上來治療, 而且更注重病與病之間的聯繫和相互轉化的關係, 故而, 中醫的治療相對而言更加全面。

先是氣, 中醫講究肝主疏泄, 肝氣不疏導致易怒, 因此在治療上多選用理氣、利氣的藥物。 二是水, 中醫認為體內有水, 多是濕氣過重所致, 因此健脾利濕。 三是血, 中醫認為肝腎同源, 故可用養肝益腎類的藥物。 通過中藥調理,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對於肝腹水的患者, 可採取以下措施進行護理:

1、肝腹水患者的飲食應以軟食和半流食為主, 避免吃帶刺食物及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 以免刺破消化道內曲張的靜脈而引起出血。

2、進食時應細嚼慢嚥;一定要多吃些促進吸收、消化的食物, 這樣能調節肝臟、胃的壓力減少吐血。

3、如發生吐血, 患者和家屬都要保持鎮靜, 協助患者將嘔出的血液儘量吐乾淨, 不要咽下, 以保持呼吸道暢通, 避免因為血液或者嘔吐物嗆入氣管而引起窒息。

4、若出血初止, 突然出現腹痛加劇、煩躁不安、面色蒼白等症狀, 則表示已小狐仙氣隨血脫的重症危象, 應及時送醫院進行治療。

5、當曲張的靜脈發生破裂而造成出血的時候, 一般情況下其出血速度會逐漸減慢, 出血的量也會減少, 很多病人的出血症狀會自行的停止, 如果大量的吐血, 很有可能導致患者休克, 應立即送去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進行止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