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四季養生

四季養生

專家Tips:治燥中藥湯水

中醫的調理原則, 是“寒者熱之, 熱者寒之, 虛者補之, 實者瀉之。 ”所以, 對於外燥, 通常採用輕宣燥邪的方法。 涼燥可用杏蘇散, 溫燥可用桑杏湯以及清燥救肺湯。 而內燥, 則通常用滋陰潤燥的中藥湯水。 如上焦肺燥, 用養陰清肺湯、百合固金湯;中焦胃燥, 用麥門冬湯;下焦腸燥, 增液湯、瓊玉膏等皆對症, 而玉液湯則對上中下焦內燥皆有效。

杏蘇散:蘇葉、半夏、茯苓、前胡、苦桔梗、黃芩、枳殼、甘草、陳皮、生薑各6g, 大棗2枚, 用水煎服。

桑杏湯;桑葉3g、杏仁4.5g、沙參6g、象貝3g、香豉3g、橘皮3g、梨皮3g, 水兩杯, 煮取一杯服用, 再翻煮一杯服用;

清燥救肺湯:冬桑葉9g、石膏7.5g、人參2g、甘草3g、胡麻仁(炒研)3g、真阿膠2.4g、麥門冬(去心)3.6g、杏仁(去皮炒)2g、枇杷葉3g,

水一碗, 煎至六分, 分兩三次服用。

增液湯:玄參30g、麥冬(連心)24g、細生地24g, 水八杯, 煮取三杯, 口幹則全部喝下。 大便仍然不通, 再煮再服。

玉液湯:生山藥30g、生黃芪15g、知母18g、生雞內金搗細, 6g、葛根5g、五味子9g、天花粉9g,

以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