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赤腳踩鵝卵石 當心足底筋膜炎

64歲的李阿姨足底痛了一個星期, 到醫院看病, 才知道足底筋膜炎復發了。 原來, 李阿姨前些天看天氣好, 就到戶外的鵝卵石健康路上赤足走了一圈, 可踩完第三天, 就覺得足底到足跟都很痛。 醫生對她用藥物外洗、衝擊波理療等方法治療後, 病情好轉, 一周後疼痛基本消除。

足底筋膜炎, 是因為足底的肌肉受到外部暴力的衝擊或者長時間走路, 引起局部肌肉勞損導致局部筋膜發炎, 表現為局部疼痛、酸脹痛, 走路最痛。 最常見的症狀是足跟的疼痛與不適, 壓痛點常在足底近足跟處, 有時壓痛較劇烈,

且持續存在。 有的人是起床時足底很痛, 走半個小時後有所緩解, 但之後又非常痛。

醫生認為, 對於老年人來說, 患上該病多由於踩鵝卵石或足底按摩造成。 由於很多健康路對鵝卵石沒有統一標準, 有的太過尖而薄, 老年人踩在上面, 對足部的刺激過大, 就會導致形成骨刺以及患上足底筋膜炎。 這就是越踩足底越痛的原因。 足底按摩也是同樣的道理, 有的人喜歡被按摩師大力地刺激足底, 再痛也咬牙堅持忍著, 其實, 這樣的刺激並不是越痛越好。

很多人以為足底、足跟痛並不是什麼大病, 只是腳部太過勞累, 休息一下就會好, 其實不然。 有的患者對病情沒有充分重視, 長期下來足底筋膜炎形成了慢性的炎症, 連打封閉和理療都沒有效果,

最後導致要進行手術治療, 這就得不償失了。

其實, 足底筋膜炎是可以治好以及預防的。 醫生建議老年人, 避免對足底進行過大的刺激, 穿的鞋子底不能太薄, 鞋跟最好在3釐米左右。 一旦發現長時間的足底或足跟疼痛, 應該及時就醫, 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