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小編支招 巧妙對應心理亞健康

除了精神疾病, 情緒消沉、心情不好、焦慮、恐懼、人格障礙等心理問題, 也屬於精神衛生的關注範圍。 你對自己出現的心理問題重視過嗎?你會採用什麼方法擺脫心理問題,

在工作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精神?

找心理醫生:陸嘉儀25 歲行政助理

心理狀態最不好的時候是大四找工作的那段時間。 去面試前會激動得睡不著, 而面試失敗又會自責地睡不著, 喊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鬱悶”。 開始我並沒想到去找心理醫生, 後來覺得對找工作有影響, 所以決定去找學校裡的心理醫生。

接待我的醫生也是剛剛畢業, 很耐心地聽完我的困惑後, 她像大姐姐一樣和我聊開了, 她拿自己的切身經歷和我分享, 我發現我所有的心理困惑她那時都有, 就不再感到孤獨和恐慌了。 諮詢後, 我的心情好了很多, 覺得去心理諮詢是個很不錯的方法, 當然前提是找到“合格”的心理醫生。

往理髮店跑:劉瑩22歲學生

對付心情不好, 我的辦法就是跑理髮店。 這還是從高中起養成的習慣, 有一次和媽媽不開心, 就一個人從家裡跑了出來, 先是在街上閒逛, 逛得累了便走進一家理髮店, 賭氣似地把留了5年的長髮剪了。 當看著鏡子裡自己的長髮一點一點落地時, 心裡似乎有一點不舍, 但也另有一種痛快, 好多負擔也隨著頭髮的剪短而慢慢減輕了。

從那以後, 我就愛上跑理髮店了, 心情鬱悶時走進去, 不一定要大剪大弄, 只是稍微修一下或做護理, 就能讓我的心情慢慢平靜下來, 人也變得精神多了, 這也算是我的自我調整的一大法寶吧。

出門散心前留張條:張菁32歲教師

曾選修過心理學課程, 知道發洩是正常的疏通心理積鬱的方式,

就像定期給心做一次大掃除一樣。

有一次因為學生成績不理想而產生了很強的挫敗感, 回家以後又和老公為了一些瑣事而鬧彆扭, 一個人呆在房間裡越想越感到胸悶, 一氣之下就跑出家門, 在社區門口攔了一輛計程車, 毫無目的地兜圈子。 看著外面的風景我的心情也漸漸趨於平靜, 當計價器跳到70元時我好心疼, 就讓司機把車開回去了。

當我平靜地打開房門時卻見老公像無頭蒼蠅一樣焦灼, 原來他以為我一生氣跑回娘家了, 但打電話過去卻不在, 所以連帶我父母都開始急了, 以為我失蹤了, 正準備發動親戚去找呢。 有了這次小意外之後, 我會在出去散心之前在家裡留張條, 寫上諸如“我去旁邊公園散心了” 的交代話語,

老公看到條之後就能有目的的出來找我, 在自然的環境中兩人談談心, 就能把一些焦慮、煩躁的心情掃除。

上網聊天:張芹25歲職員

心理有問題時老麻煩朋友會不好意思, 找心理醫生又覺得太興師動眾, 這時候我就會上網聊天。 雖然面對的都只是一些未曾見過面的陌生人, 但也正是因為這種不認識, 說話時可以沒有遮攔, 用詞可以不用顧忌, 把心裡想說的、想發洩的話一股腦地打出來就行。 這樣, 花不了多少時間, 就可以把自己的心緒重新整理一遍, 人也在打字、敘述的過程中重新振作了起來, 還認識了新朋友, 真是一舉數得。

走出心理問題三大誤區

“生活中會遇到許多危機, 有的是必然危機, 像婚戀問題、職業壓力;有的是偶然危機, 如親人生病、交通事故或手中股票跌了……都會引發心理問題。 ”在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健康輔導中心, 記者見到了該中心主任、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徐光興, 他對記者如是說。

徐教授同時擔任上海博愛醫院心理諮詢中心主任,

接觸過豐富的心理問題和精神疾患的案例。 他把心理問題稱作“心理不適應”, 這種精神亞健康狀態若不及時化解, 就可能發展為精神疾患。

徐教授說,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關心起精神衛生方面的問題, 這是好趨勢;但是在對待這一問題上也存在誤區。 “有的人以為較輕的心理問題可自己調整, 較重的才需找心理醫生, 但他們忽視了各人不同的心理免疫力。 ”面對同樣的挫折, 心理免疫力強的人能輕鬆化解, 弱的人便後果嚴重。

例如一名曾來諮詢的女士, 因為猜疑丈夫和女客戶有婚外情而感到非常痛苦, 最後發現是個誤會。 “她的耐受力是比較強的, 雖然陷於與丈夫的爭吵中, 但還是沒有發展成嚴重的心理問題。 這和那些因為夫妻間一句口角而自殺的人是種鮮明的對比。由於各人心理免疫力的內在差異,有些人遇到較重的問題仍能自我調節,有些人就必須來諮詢。”

“接下來的兩個誤區正好互相對照。”徐教授談到,有人將所有的心理問題當成疾患,迷信藥物治療;有些人則完全忽視藥物治療。對於前一種誤區,徐教授提醒說,心理不適應沒有及時解決,會出現胃口不好、睡眠差、情緒低沉等身心症狀,通過傾訴或受到周圍人的關心支援以後就會緩解,所以決不要濫用藥物。

如果持續緊張、做噩夢,則須就醫用藥。陷於後一種誤區的人,往往已患精神疾病卻不肯相信,結果耽誤了治療。

“有過一個來諮詢的人,其實已得了精神疾患,卻還是堅持只要心理輔導。”說到這裡,徐教授再次強調:“社會對心理問題和疾病要有正確的眼光,這對尋找解決之道和及時恢復心理健康也是重要的環節。”

小貼士:輕鬆對付心理亞健康

進行生活習慣和行為的調整,使自己的作息趨於規律。

進行鬆弛訓練。讓心理亞健康者把一隻氣球吹得很大,然後將所感到的壓力事項寫在氣球上;用針輕輕一戳,氣球破了,他隨之覺得精神放鬆下來。還可以採取音樂療法、旅遊療法、藝術療法等等。

進行情緒調整。努力運用情緒智慧,做到能夠認知自己以及對方的情緒,能夠管理自己的情緒。這樣能在行為上把握“度”。

進行職業心理調整。審視自己是否能夠從職業中發現樂趣,或是發現創新的能力。如果不能,則要看看有沒有其他的補償機制,如單調乏味的工作是否能使你在休閒娛樂的時候更加體驗到快樂。

如果覺得自己有更為複雜的心理問題,請鼓起勇氣,儘快向心理醫生諮詢,早診斷才能早恢復。

這和那些因為夫妻間一句口角而自殺的人是種鮮明的對比。由於各人心理免疫力的內在差異,有些人遇到較重的問題仍能自我調節,有些人就必須來諮詢。”

“接下來的兩個誤區正好互相對照。”徐教授談到,有人將所有的心理問題當成疾患,迷信藥物治療;有些人則完全忽視藥物治療。對於前一種誤區,徐教授提醒說,心理不適應沒有及時解決,會出現胃口不好、睡眠差、情緒低沉等身心症狀,通過傾訴或受到周圍人的關心支援以後就會緩解,所以決不要濫用藥物。

如果持續緊張、做噩夢,則須就醫用藥。陷於後一種誤區的人,往往已患精神疾病卻不肯相信,結果耽誤了治療。

“有過一個來諮詢的人,其實已得了精神疾患,卻還是堅持只要心理輔導。”說到這裡,徐教授再次強調:“社會對心理問題和疾病要有正確的眼光,這對尋找解決之道和及時恢復心理健康也是重要的環節。”

小貼士:輕鬆對付心理亞健康

進行生活習慣和行為的調整,使自己的作息趨於規律。

進行鬆弛訓練。讓心理亞健康者把一隻氣球吹得很大,然後將所感到的壓力事項寫在氣球上;用針輕輕一戳,氣球破了,他隨之覺得精神放鬆下來。還可以採取音樂療法、旅遊療法、藝術療法等等。

進行情緒調整。努力運用情緒智慧,做到能夠認知自己以及對方的情緒,能夠管理自己的情緒。這樣能在行為上把握“度”。

進行職業心理調整。審視自己是否能夠從職業中發現樂趣,或是發現創新的能力。如果不能,則要看看有沒有其他的補償機制,如單調乏味的工作是否能使你在休閒娛樂的時候更加體驗到快樂。

如果覺得自己有更為複雜的心理問題,請鼓起勇氣,儘快向心理醫生諮詢,早診斷才能早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