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中醫經典 足浴養生

自古以來人們對足部就很重視, 古代大詩人陸游還曾經作詩記載過泡腳的好處, 然而泡腳對身體有益是有科學依據的, 中醫上說:人體的足部有60多個穴位,

經常泡腳能夠溫通經脈, 全身舒暢。

中醫學對腳部的保健非常重視。 人體的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投影, 連接人體臟腑的12 條經脈, 其中有6條起於足部, 腳是足三陰之始, 足三陽之終, 雙腳分佈有60多個穴位與內外環境相通

1、睡前足浴有催眠作用

用熱水洗腳, 謂之“腳浴”、“足浴”。 古代人對熱水洗腳與健康的關係和催眠作用亦早有認識。 陸游在他82歲時, 還堅持睡前用熱水洗腳:“老人不復事農桑, 點數雞啄亦未忘, 洗腳上床真一快, 稚孫漸長解曉湯。 ”我國有首民謠雲:“春天洗腳, 升陽固脫;夏天洗腳, 暑濕可祛;秋天洗腳, 肺潤腸濡;冬天洗腳, 丹田溫灼”。 此民謠也簡練地道出了四季洗腳的益處。 那麼, 為什麼睡前洗腳具有催眠及健身作用呢?

中醫認為:人體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投影。 腳上的六十餘個穴位與五臟六腑有著密切的關係, 而人的失眠多夢以及疾病的產生, 都是臟腑功能失調後反映出來的陰陽偏衰或偏盛的狀態。 用熱水洗腳, 如同用艾條灸這些穴位, 可起到促進氣血運行, 舒筋活絡, 頤養五臟六腑, 使人體陰陽恢復平衡的作用, 因而具有催眠和祛病健身的功效。

現代醫學認為:人的腳掌上密佈著許多血管, 用熱水洗腳能使腳部毛細血管擴張, 血液迴圈加快, 供給腳部更多的養料, 使腳腿部新陳代謝旺盛。 熱水有溫和的刺激作用, 由於腳掌上無數神經末稍與大腦緊密相連, 刺激腳心上的神經, 可對大腦皮層產生抑制,

使人感到腦部舒適輕鬆, 不僅能加快入睡, 使睡眠加深, 還可有效地消除一天的疲勞.

洗熱水腳, 水溫以42℃~45℃, 暖和舒適為宜, 要邊洗邊加熱水以保持水溫, 1次約15分鐘。 出盆後用幹毛巾輕快地搓擦按摩腳趾和掌心, 其催眠助睡效果會更佳。

#p#副標題#e#

2、睡前足浴有保健良方

足浴, 即熱水洗腳。 實踐證明, 足浴是一種簡便易行、效果可靠的自我保健方法。 故我國民間素有“睡前一盆湯”的習慣做法, 和“春天洗腳, 升陽固脫;夏天洗腳, 除濕祛暑;秋天洗腳, 肺潤腸濡;冬天洗腳, 丹田溫灼”的說法。

中醫學對腳部的保健非常重視。 人體的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投影, 連接人體臟腑的12 條經脈, 其中有6條起於足部, 腳是足三陰之始, 足三陽之終, 雙腳分佈有60多個穴位與內外環境相通。 如果能堅持睡前用熱水洗腳, 能刺激這些穴位, 促進氣血運行、調節內臟功能、舒通全身經絡, 從而達到祛病驅邪、益氣化瘀、滋補元氣的目的。 現代醫學認為, 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 腳有無數的神經末稍與大腦緊密相連,

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 因此, 經常用熱水洗腳, 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 具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功效。

從理療學的觀點看, 熱水洗腳是一種浸浴療法。 洗腳時, 水溫以40至50℃為宜, 水量以淹沒腳的踝部為好, 雙腳浸泡5至10分鐘。 同時, 用手緩慢、連貫、輕鬆的按摩雙腳, 先腳背後腳心, 直至發熱為止。 這樣, 能使局部血管擴張, 末稍神經興奮, 血液迴圈加快, 新陳代謝增強。 如能長期堅持, 不僅有保健作用, 還對神經衰弱引起的頭暈、失眠、多夢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如在浴水中加入某些藥物, 還能防治感冒、腳疾、凍瘡和關節痛等症。

足浴不僅僅是泡腳, 在泡腳的同時還要按摩穴位, 溫水浴足加上按摩穴位, 能加速血液迴圈,

促進新陳代謝, 還能治療一些常見的疾病, 如:感冒, 凍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