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飲水也有大講究 少量多飲更科學

“水是生命之源”這句話一點不假, 我們都知道要多喝水對身體好, 但是, 你知道嗎?喝水的方式更為重要。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個正確的飲水方式。

■每日飲用1.5升的天然礦泉水。

大部分人還在依靠渴不渴來判斷是否需要喝水。 而其實當體內水的丟失量為體重的1%時, 會感到口渴, 身體的機能已受到影響;達2%時, 運動和行為受到不良影響, 並伴有壓抑感和食欲降低;達到4%到8%時, 會出現皮膚乾燥、聲音嘶啞、全身軟弱無力等症狀, 再嚴重的話就要危及生命了。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飲水量為每日至少1200毫升,

而由於中國各地環境和飲水需求不同, 建議每日飲用1.5升的天然礦泉水。

■吸管杯喝水很科學

牛飲, 咕咚咕咚一次喝個飽。 在研究者眼裡, 這種豪爽的喝水方式不科學, 一次性大量飲水會加重胃腸負擔。

有調查顯示, 84.6%的人平均每次飲水量要高於200毫升。

建議的飲水方式是少量多次, 把1200毫升的水總量分配在一天中喝, 每次200毫升左右。

比如我們早晨起床後最好空腹喝一杯水, 以降低血液黏度, 睡前也可以喝一杯, 有助於降低因睡眠導致的血液黏稠度增加。 上午下午各一杯, 平時沒事時也隨手喝一點, 吃飯的時候也可以適當喝點水。

在歐美國家, 不管在什麼地方, 哪怕在吃飯時, 桌子上都會放一個杯子, 邊吃飯邊喝水, 但中國人不大習慣如此。

可以用吸管杯喝水, 一次不會喝太多, 一杯的量也不小。

■要健康就喝白開水

儘管大部分人認為飲料“不健康”, 卻仍有80%的人喝飲料, 且平均每天飲用量達到了270毫升。

過量喝含糖飲料的危害眾人皆知, 能量高, 會導致很多的健康問題, 還不利於牙齒健康, 但現實中貪求口感而喝飲料的人不在少數。

事實上, 白水是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飲品, 而白水中又以白開水為最佳。

從臨床醫學的角度看, 白開水容易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 增加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含量, 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提高人體抗病能力, 是最符合人體需要的飲用水。